本文目录
一、慈禧太后最爱吃什么人奶漱口燕窝当配菜
说到清朝的慈禧太后想必这个人出生就是为了吃的吧,要不还有什么事情做呢?所以也有要问了这个慈禧到底最爱吃些什么呢?其实猪呀,鸭啊什么的都是太平常了,但是这个在当时老百姓可是一年也吃不上一口的,但是慈禧呢却很有意思那就是她能把燕窝当配菜,人奶拿来漱口呀,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揭秘看看!
晚清社会最奢侈的人,非慈禧太后莫属。慈禧(1835—1908)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从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与慈安两宫并尊,垂帘听政起,一直到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皇帝,次日在仪鸾殿去世,慈禧掌权共四十八年,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单从吃这一点来看,便呈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奢华。雪耳燕窝
裕德龄在《御香缥缈录》一书中写过一句话:皇太后的终身,可说是为吃而生存的……慈禧每天早上六点吃早膳,中午十二点吃午膳,晚上六点吃晚膳。每次吃饭,都要摆三张大桌子,随吃随上,太监负责把菜传到慈禧面前,喜欢的留下,不喜欢的就撤。
留存至今的御膳单,写得清清楚楚,以慈禧一日的早餐为例,丰盛到令人发指,一是燕窝:燕窝烧鸭子、燕窝什锦攒丝、燕窝炒熏鸡丝、燕窝鸭条汤;二是炒菜:熘鲜虾、三鲜鸽蛋、烩鸭腰、口蘑炒鸡片、熘野鸭丸子、碎熘鸡、挂炉鸭子、挂炉猪;三是火锅:羊肉炖豆腐、炉鸭炖白菜;四是饽饽:百寿桃、五福捧寿桃、白糖油糕、苜蓿糕,另外还有一碗鸡丝面。
本来宫中有御膳房,分为五局,荤局、素局、饭局、挂炉局、点心局国产燕窝。慈禧太后觉得不够用,又专设了西膳房,规格远远超过了御膳房。西膳房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厨,能做四千多种菜肴、四百多种点心。甚至有些只会做一种特色小吃的,一招鲜,也被招募到西膳房,比如会酿豆芽、酿扁豆的张玉祥,做烧卖一绝的谢老二,会做芸豆卷的李老五……只要你有能耐,就能为太后老佛爷效力。
西膳房每天的消耗也有记载:猪一头,羊两只,猪肘子五十斤,鸡五只,鸭三只,鸡蛋二十八个;粳米三斤,江米三斤,紫米一斤,荞麦一斤,面粉三十二斤;白糖核桃仁黑枣各六斤,干枣八两,蜂蜜八两,芝麻二两,松子仁二两;香油八斤,猪油一斤,酱及清酱各三斤,醋两斤,料酒四两;时令蔬菜十九斤,各种萝卜六十个,苤蓝五个,葱六斤。此外还有燕窝鱼刺,银耳海参,熊掌鹿脯,龙虾鲍鱼,这才是见真章儿的珍奇玩意。
慈禧吃的猪肉,也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散养精饲料那是不在话下,单说宰杀的时候,要选一头七八十斤重的猪崽,宰杀前把这猪崽放出来,差一名小太监拿着竹坯子,照着小猪的臀尖紧追猛打,那猪自然是疯了一般上蹿下跳,小太监追上三四个小时,猪跑得筋疲力尽,大汗淋漓,呼呼带喘,这个时候才开始屠宰,猪崽全身精血都集中在竹板落下的地方,宰猪时把这块肉剜出来,只用这一块猪肉做菜,其味道无法想象。
慈禧最爱吃什么?记载中有这么几道——樱桃肉、西瓜盅、清炖肥鸭。先说这个樱桃肉,猪肉切成棋子大小,和樱桃一同装在白磁罐里,加清水,加调料,在温火上煨十个小时,樱桃化在水里,肉又酥又烂,带着樱桃的果香。后来有人认为樱桃肉是肉切得跟樱桃大小差不多,不尽然。
西瓜盅是清末民初富贵人家流行很广的一道名菜,据说慈禧也挺喜欢。把西瓜从顶部切开,瓤抠出来吃了,塞进鸡丁、火腿丁、鲜莲子、龙眼、松子、杏仁、核桃,放在锅里,文火慢蒸四个小时,就能上桌了。
西膳房做清炖肥鸭下足了工夫,把野鸭子去毛洗净装在瓦罐里,加上调料密封,然后整个瓦罐放在铁锅里,加水烧开,文火慢煨三天。三天后鸭肉酥软,入口即化。这道菜原材料都不贵,难度在于三天不停火,你得有专人盯着,耗时耗力。只因为慈禧太后是真爱吃鸭子,西膳房每天都会为她做一份挂炉烤鸭。
清宫里有一道菜叫清汤虎丹,用东北虎的睾丸在鸡汤里炖三个小时,加调料腌两个小时,切成薄片,蘸葱、姜、蒜、醋等小料。据说慈禧喜欢吃,其实可以想一下,这道菜除了来源奇缺,其实并不会好吃到哪儿去。
传说香山法海寺内老方丈已99岁,除了吃松子,便是吃自己烙的小圆饼儿。慈禧在香山行宫养病,老方丈进献圆饼数枚,慈禧连吃三枚,便觉精神清爽。老方丈说此乃茯苓所制,名曰茯苓饼。慈禧要来配方,回宫后差人仿制,成为她晚年最爱吃的一种小点心。江中燕窝
还据说,慈禧爱喝人奶,每天早上睡醒后都先喝一小盅人奶,然后才洗漱梳妆。从26岁一直到73岁驾崩,近五十年,每天有三名奶妈为她供奶。对奶妈的选择非常苛刻,要求15岁以上,20岁以下,丈夫健在,子女健康,还得是生下第三胎三个月左右,身体没毛病的才行。慈禧以奶养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也是因为实在不知道吃什么喝什么才好了。即食燕窝
二、清朝皇帝吃饭有哪些规矩
1、【皇帝用膳时间】
清皇室源起于东北满族,因此在饮食上沿袭了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每天只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提早一个小时。两顿正餐之后,各加一顿小吃,时间不固定,如果皇帝临时想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上。
2、【皇帝用膳术语】
皇帝吃饭自有专门的术语。管饭叫“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传膳”的号令一路下去,,直传进御膳房。几十名太监的“传膳”大队,直奔养心殿。
3、【皇帝御膳房团队】
按照清宫规制,宫中的膳食机构内内务府和光禄寺,皇帝的日常膳食由内务府下面的御茶膳房负责,官厨役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120多人,两处太监共一百五六十人,御茶膳房下设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
各种宴会则由光禄寺的礼部和礼部精膳清吏司和御茶膳房共同承办。御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其中膳房设总领三人,承应长二人,承应人十五人,庖长三人,庖人二十人;御茶房和清茶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
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官员开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备案后,才能烹饪制作。
4、【皇帝用膳排场】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5、【皇帝御膳餐具】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参考资料中国网-揭秘明清时期皇帝吃饭流程每顿标准为120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