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10米左右的水深可以养鲍鱼和海参吗
鲍鱼养殖:
1、海上筏式养殖:养殖器以多层式养鲍笼较好,多层式养鲍笼直径45~50cm,高100~200cm,4~10层塑料盘由铁棍及塑料套管联成一体,层间距20~30cm,外包有带拉链的网衣。投饵、管理、更换网衣等均很方便,饵料以海带等海藻为主。
2、海底沉箱式养殖:养殖器材为2m×2m×0.8m钢骨架大型网箱,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也有的用上侧及两端开口,中间带若干交错排列的横隔板,开口部分有带拉链的网衣的水泥槽,下沉于海底进行养殖,饵料以投喂海带等海藻为主。这种养殖方法鲍的栖息环境比筏式养殖稳定,生长效果也好,但投饵、管理难度比较大。
3、海边围池式养殖:在潮间带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围堤建池、池内放置石块,水泥板,瓦片等作鲍的附着隐蔽物,向海一侧的池壁上部留有若干个通水口,作为张落潮时池内与外海水的交换通道。落潮后应使池内海水保持1m左右的水深,饵料以海藻为主。
4、陆上人工养殖
(1)多层式水槽养殖:采用多层式长条形浅水槽,并与网筛,附着板等器材配套使用。水槽宽0.5~0.7m,深0.3~0.4m,长度一般在1~10m间,层间距0.5m左右,饵料有的以海藻为主,有的以配合饵料为主,养殖密度3~5cm鲍每平方米200~400个,大于6cm鲍每平方米100~150个。
(2)池内塑料箱养殖养殖池面积为20~40m2,深1~1.2m的水泥池,塑料箱为长39cm,宽30cm,高12cm的专用养鲍箱,每5~7个箱上下叠为一叠并加以捆绑,各捆立放于池中并排列成排,各排间留有操作通道,日给水量不少于培育水体的3~6倍,24小时连续通气,饵料为鲜海带或干海带。
海参养殖:
1、虾池养殖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虾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毒药品、向虾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的日交换量在10%~15%。
2、海上筏式养殖
(1)海区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2)养殖时一般采用鲍笼、扇贝笼、塑料桶养殖,并大都与鲍混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头~300头/平方米,吊挂水层在5米-8米之间,笼间距为3米~4米。
(3)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人工配饵。应随着参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网笼的破损程度。
(4)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网下沉,以免造成损失。
(5)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3、海底沉笼养殖
(1)选择潮流通畅、风平浪静、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为圆形,也可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若干石块(3公斤~5公斤/个)。
(2)放养密度为3厘米~5厘米参苗200头~300头/平方米,饵料为人工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天~5天投喂一次,也可一周一次。
(3)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密。
4、疾病防治
[病原]腹足类现有16属33种,其中内寄螺属6种,巨穴螺属5种,瓷螺属4种,其余13属,各1~3种。
[症状]腹足类寄生在刺参的体表、体腔、消化道、呼吸树等组织器官。深海豆怪螺(Pisolamia brychius)寄生在变梦参(Oneirophanata mutabilis)上,深海豆怪螺用吻吸附在变梦参的体表,并用吻刺入刺参的体壁,穿过体壁达到体腔,用吻突从寄生组织、体腔、血液中摄食营养,在吻穿入体壁的部位出现肿块。
[诊断]取病参的组织进行镜检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
二、海参要怎么养殖
1、虾池养殖模式:虾池养殖是适合中小型养殖规模,它利用现有的虾池,投放石头、瓦片人工模拟海礁,供海参栖息,投放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海参幼苗养殖。
海参主要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人工投喂时配合饵料投喂海带、裙带菜等藻类。虾池的水位保持在1.5-2米之间,但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要适当增加水位,使海参安全度夏和越冬,养殖时要加强水质管理。
2、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3、海底沉笼养殖模式:选择无大风大浪、潮流畅通且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海弯去养殖,用钢筋制作网笼,在里面放置石头等物,模拟海礁,再在笼外罩网衣。养殖密度在200头幼苗每平米,投喂人工饵料和海带藻类,定期查看生长情况,来决定养殖密度,以及查看网衣破损情况,及时修补。
4、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是利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用钢筋水泥筑坝,坝内垒石来养参,坝的高度要根据潮位来确定,在坝地要留有排水孔,方便自然排水。同样投喂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养殖密度在每亩10000头5cm左右的幼苗。
5、工厂化鲍参混养模式:工厂化鲍参是大型人工养殖方法,它是通过工厂化车间和鲍鱼一起混养,养殖密度在每平米100头以内幼苗,视情况来放养。养殖时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海参生长环境,如夏季降低水温,冬季提升水温,使海参不经过夏眠和冬眠,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利润。
扩展资料:海参的外形特征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色暗,多肉刺。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个。触、手坛囊发达。海参繁衍在地球上比原始鱼类更早,大概在六亿多年前的前寒武纪就开始存在,是现存最早的生物物种,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历几次地球大毁灭都得以生存下来,数度见证地球的变迁。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
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许多种有从口到肛门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触手,用于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肛门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可能是为逃避敌害。泄殖腔内常有潜鱼属(Carapus)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参
百度百科-干海参
三、网箱养殖海参怎么喂养
1、虾池养殖模式:虾池养殖是适合中小型养殖规模,它利用现有的虾池,投放石头、瓦片人工模拟海礁,供海参栖息,投放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海参幼苗养殖。
海参主要以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人工投喂时配合饵料投喂海带、裙带菜等藻类。虾池的水位保持在1.5-2米之间,但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时,要适当增加水位,使海参安全度夏和越冬,养殖时要加强水质管理。
2、海上筏式养殖模式:选择在潮流畅通,无大的风浪侵袭,以及未受污染的海区养殖,一般采用与鲍鱼混养模式,利用网笼和塑料桶吊挂水层中养殖,合理的养殖密度。投喂饵料也是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随着海参的个头长大,疏散养殖密度,定期检查网笼,防止潜逃。
3、海底沉笼养殖模式:选择无大风大浪、潮流畅通且没有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海弯去养殖,用钢筋制作网笼,在里面放置石头等物,模拟海礁,再在笼外罩网衣。养殖密度在200头幼苗每平米,投喂人工饵料和海带藻类,定期查看生长情况,来决定养殖密度,以及查看网衣破损情况,及时修补。
4、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潮间带垒石养殖模式是利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用钢筋水泥筑坝,坝内垒石来养参,坝的高度要根据潮位来确定,在坝地要留有排水孔,方便自然排水。同样投喂人工配饵和海带等藻类,养殖密度在每亩10000头5cm左右的幼苗。
5、工厂化鲍参混养模式:工厂化鲍参是大型人工养殖方法,它是通过工厂化车间和鲍鱼一起混养,养殖密度在每平米100头以内幼苗,视情况来放养。养殖时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海参生长环境,如夏季降低水温,冬季提升水温,使海参不经过夏眠和冬眠,缩短生长周期,提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