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主编

鲍鱼咬人吗?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鲍鱼主编 2024-02-27 21
鲍鱼咬人吗?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摘要: 本文目录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棒椎鱼纪昀文言文翻译郑人惜鱼文言文翻译一、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刺鲍鱼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大...

本文目录

  1. 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2. 棒椎鱼纪昀文言文翻译
  3. 郑人惜鱼文言文翻译

一、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刺鲍鱼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大家都喜欢吃它们。作为软体的海洋生物,刺鲍鱼很少攻击人类,一个是因为它性格比较温顺,一个是因为人类力量比较强大,它伤害不了人类。但是前几天竟然发生海鲜摊主的手指被刺鲍鱼咬断的事情,我突然间觉得刺鲍鱼也好危险啊。所以如何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呢?跟着我来看看吧。

一、不要徒手去动海鲜产品

海鲜产品,像海鱼、刺鲍鱼等都有尖锐的牙齿,它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亮出自己的尖牙,所以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我们尽量不要徒手去翻动它们,可以准备一副手套,带上手套后在去挑选海产品。戴手套不仅能保护自己的手指,同时还比较卫生,不会沾染海腥味。购买完成后,回到家也一定要带手套进行处理海产品,因为有些鱼类不仅有尖牙,还有鱼刺、鱼鳍等,这些部位都是很锋利的,很容易让人受伤,从而引发感染。

二、多观察海产品的动态

很多海产品看起来很温顺,其实很容易被激怒,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让它们感到很紧张,所以一旦出现异情,它们会奋起反抗,从而伤害到人。所以在购买海产品的时候,多观察一下,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受伤,同时还能买到更新鲜的海产品。

三、问题产生后赶紧就医

一旦发生被咬伤的情况,一定要进行处理,先用干净的水把伤口清洗赶紧,然后进行适当的消毒,避免感染,最后再进行包扎止血。如果发现自己被咬后身体发烧、发热、头晕、呕吐等不良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找医生,因为很多伤口被咬后会出现细菌感染,很容易造成人体器官衰竭。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看了这么多,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不妨留言讨论。

二、棒椎鱼纪昀文言文翻译

1.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的翻译

河堤决口的征兆

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平时不知在何所,网钓亦未见得之者,至河暴涨乃麇至。护堤者见其以首触岸,如万杵齐筑,则决在斯须间矣,岂非数哉!然唐尧洪水,天数也;神禹随刊,则人事也。惟圣人能知天,惟圣人不委过于天,先事而绸缪,后事而补救,虽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住在卫河岸边的人说:河堤决口的时候,河水中流必然凸起,高于两岸。但不知将在什么地方决口。到了棒椎鱼集聚在一起,那么这个地方用不了一两天就要决口了。父老们都这么传说,这条经验百无一失。棒椎鱼是因为它像棒椎而得名的。它平时不知在什么地方,下网下钩也捉不到它。到了河水暴涨之时,它才集合到一起。护堤的人看见它们用头撞堤岸,好像千万个棒椎向堤岸猛捣,那么决口就是转瞬间的事了。这不是天数么?不过,唐尧时朝的洪水,是天数;大禹实地勘察,因势利导,则是人事。只有圣人才能掌握天的规律;唯有圣人才不把过错推给上天。他们事事预算筹划,并在事后加以补救,这虽然不能完全消除祸患,但也必然有所挽回。

2.鲍君文言文翻译

翻译: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

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

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原文: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罝(音:jū):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野兽的网;得而未觉:得到了却未发现。怪:以…为怪。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出自:宋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

扩展资料

寓意:

凡事要认真考虑、冷静分析,究察一番问个究竟,不可人云亦云,轻信不科学的东西而闹出笑话.;要主动探究真理;要敢于质疑。

作者成就:

李昉沿袭中晚唐诗风余韵,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

李昉家聚书多汉唐故事,进《开宝通义》200卷。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参加修纂《太祖实录》等书。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擢参知政事,兼修国史。一生多在三馆就职,对图籍藏储和文献掌故较为熟悉了解。

开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阅书不必见馆主,而下马入直读书。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书室坟籍环列四周,召故友名儒寓乐其中。

他还曾参加编撰《旧五代史》,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全宋文》辑有其文两卷,《全宋诗》录其有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3.二郎神庙文言文翻译纪昀

是这一篇吗?

原文:

诚谋英勇公阿公(文成公之子,袭封)言:灯市口东有二郎神庙。其庙面西,而晓日初出,辄有金光射室中,似乎返照。其邻屋则不然,莫喻其故。或曰:“是庙基址与中和殿东西相直,殿上火珠(宫殿金顶,古谓之火珠。唐崔曙有明堂火珠诗是也)映日回光耳。”其或然欤?

译文:

诚谋英勇公阿公(文成公的儿子,世袭封号)说:北京灯市口东边有一座二郎神庙。这座庙坐东朝西,但早晨太阳一出来,便有金光射进屋里,好像是阳光回照。与庙相邻的房子就没有这种金光,不知什么原因。有人说:“这座庙址与中和殿东西对称,中和殿上有火珠(宫殿金顶,古代称为“火珠”。唐代崔曙有一首《明堂火珠诗》,指的就是这个)将阳光反射到庙里。”也许是这样吧?

4.文言文:马嘉,翻译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译:

海中有种鱼叫马嘉,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的有满岁的小孩那么大。将其肉切成碎片,用火薰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

它常年潜在深水中一般无法捕捉,在春夏之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

帘网是那种网格做得很疏的网,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坠上铁块,将网垂入水底。过往的鱼,必定钻撞想继续前进,越撞越被束缚又更怒撞,就腮颊张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永远不能脱身。

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惨遭烹煮成肉酱的残酷下场,可悲!

5.文言文濠梁观鱼翻翻译译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鲦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从从容容,这就是鱼儿的快乐。”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顺着先前的话来说。你刚才所说的‘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濠梁观鱼

庄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见白鲦鱼出游从容,因辩论是否知鱼之乐。后遂用“濠梁观鱼、濠上观鱼、观鱼”等表示纵情山水,逍遥游乐,或借指游乐之所。

典源: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6.刘羽冲读书泥古不化的文言文翻译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概述〕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

〔注释〕①先高祖:称已故的高祖。唱和:以诗互相赠答。②倩:请。③井田谱:据说西周时曾实行过井田制。后世有些士大夫为了解决现实土地问题,企图恢复井田制,画出图谱,这是复古的愚蠢行为。④干:谋求。⑤沟洫:沟渠。洫:田间水道。⑥歘:同“欻(xū)”,火光一现的样子。⑦昀:作者本人,纪昀。⑧“神而”二句:语出《周易》。意思是,具有最高的智慧而能洞察事物,这样的修养的才能只能存在于某些人的身上。⑨

“能与”二句:语出《孟子》。意思是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那需要自己寻求的。

7.文言文翻译鲍子难客

【原文】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翻译】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凭借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注释】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食:宴饮.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殖:种植,使……繁衍生长.以:用来.为:给.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中间.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和:应和.表示同意.亦:也.坐:通“座”,坐席,座位.响:回声.徒:只.类:种类;物类.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一种吸血昆虫.囋:叮咬.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并:一起.智力:智慧和力量.本:本来,原本.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8.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译文

《两则》原文和翻译 40《阅微草堂笔记》两则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题目为编者所加。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人。

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了《四库全书总目》200卷。②〔泥(nì)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

③〔佚其名〕其名字遗失了,不可知。羽冲是他的字。

④〔斋公〕对道士的尊称。⑤〔迂阔〕迂腐不合时宜。

⑥〔倩〕请人代劳。⑦〔董天士〕清初民间画家。

⑧〔块然无与伍〕孤独寂寥,没有人愿望与他为伍。⑨〔但见须眉古〕只见他的面目很像古人。

须眉,面目。〔井田谱〕即《周礼井田谱》,宋代夏休著。

研究周代所实行的井田制度。〔规〕规劝。

〔角〕较量。〔好事〕喜欢多事。

〔洫(xù)〕田间的水道。〔人几为鱼〕人几乎被淹死了。

〔歘(xū)〕忽然。〔阿文勤公〕清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文勤是他的谥号。

〔国弈不废旧谱〕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不执〕不偏执。

纪昀泥古②不化刘羽冲,佚其名③,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④,多与唱和。

鲍鱼咬人吗?海鲜摊主手指被刺鲍鱼咬断,该如何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

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⑤不可行。尝倩⑥董天士⑦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坐秋树根,块然无与伍⑧。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⑨。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⑩。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于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

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

不久,发病死。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

侧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隐。

次日伺之,复然。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阿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某公表里同年〔同年〕指科举考试中同年考中者。

②〔馆〕用做动词,任家馆教师,或在贵人家做食客。③〔为外吏者〕做地方官的。

④〔崖岸高峻〕指品性高傲,态度严正。⑤〔厅事〕此指客厅。

⑥〔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

⑦〔诟谇(suì)〕斥责,责骂。谇,斥责。

⑧〔承尘〕天花板,顶棚。⑨〔盖狐魅云〕大概是狐狸精之类吧。

项君廷模言:昔尝馆②翰林某公家,相见辄讲学。一日,其同乡为外吏者③有所馈赠。

某公自陈平生俭素,雅不需此。见其崖岸高峻④,遂逡巡携归。

某公送宾之后,徘徊厅事⑤前,怅怅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数刻⑥。

家人请进内午餐,大遭诟谇⑦。忽闻数人吃吃窃笑。

视之,无迹;寻之,声在承尘⑧上。盖狐魅云⑨。

《泥古不化》写了一个不能学以致用、拘泥古书的读书人。文中写了他照搬古书闹出乱子的两个事例,又写他死后仍执迷不悟,让人觉得他可笑又可怜。

文末的议论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具有警诫意义。《某公表里》由三个画面组接而成:翰林公平常喜好“讲学”、翰林公拒贿前后、狐魅“窃窃私笑”。

作者对那位翰林公没有下一句评语,读者却由狐魅的“笑”对翰林公的“内在”心知肚明了。结尾让狐魅出场,真是神来之笔,既简洁,又冷峭。

鲁迅称赞《阅微草堂笔记》道:“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叙述雍容淡雅,天趣盎然”,阅读时要注意体会。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

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①,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尝倩②董天士作画,倩厚斋公题。

内《秋林读书》一幅云:“兀做秋树根,块然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

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③。”盖规之也。

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④州官。

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⑤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

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

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⑧。’又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⑨。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概述〕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性格孤僻,好讲古制。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

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又声称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

州官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

9.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文言文翻译

翻译为常常告诫他不要和人争强斗胜,没料到竟然被大鱼打倒。原句出自于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原文:

先是其母梦是奴为人执缚俎上,屠宰如羊豕,似尚有余恨。醒而恶之,恒戒以毋与人斗。不虞乃为鱼所击。佛氏所谓夙生中负彼命耶!

白话译文:

在此之前,他母亲曾梦见大月被一群人绑起来,推上肉砧板,像猪羊一样宰割,似仍不解恨。她从梦中惊醒,心里一直很丧气。从那以后,她常提醒大月,千万不可与人争斗,以免发生不测。但没想到会被一条鱼所击而死。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前世夙怨吧。大月上辈子可能欠下这鱼一条命!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始于乾隆五十四年终于嘉庆三年(1789——1798),历时十年,约在纪昀66岁到76岁之间。

十七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大动荡、大斗争的社会条件瞬息万变,有力地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纪昀在前辈进步思潮的影响下,崇尚汉学的征实,鄙薄宋学的虚伪与空谈。

在纪昀看来,这伙道学家满口的“存天理,灭人欲”理论,视人欲为罪恶,才是最大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纪昀开始用文字勾勒讽刺这些假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假道学进行了极其严厉的斥责与抨击。

同时,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所有写作模式已经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说,到清代已经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纪昀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新模式,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产生了这部作品。

10.猫报复文言文翻译纪昀

我家老鼠肆虐,向别人求讨,得到一只猫。

身形魁梧高大,主权子爪子和牙齿锋利。我私下认为鼠灾(的事)不必再担心了。

因为它还不驯服,(就)用绳子绑着等(它驯服),等候它驯服。众老鼠听到它的声音,一起窥视它的样子,象是有本事的家伙,害怕它吃了自己,(都)屏息不敢出洞有一个多月。

后来它驯服了,就解掉了绑它的绳子。正好看见出壳的小鸡,啾啾叫着,(猫)突然跃起抓它,等仆人追到它,(小鸡)已经吞下喉咙了。

仆人想抓住打它,我说:“不用!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吃鸡,这是它的缺点;难道就没有捕鼠的本事吗?”便放了它。后来它就是小心谨慎悠悠然的样子,饿了吃饱了玩,没有任何作为。

众老鼠再窥视,以为它是特意针对自己隐藏原形,(就)还是屏息躲着不敢出(洞)。后来老鼠窥视得越多,(越)觉得没有其他异样,就一个洞穴一个洞穴地告诉说:“它没有什么作为的。”

就和大家一起又出来象以前一样横行。我正非常奇怪呢,但是又有小鸡从堂下经过,(那猫)又马上过去抓了它就跑。

(仆人)追,而已经咬了一半了。我的仆人抓着它来到(我的)面前,数落它道:“老天造就人才不是全能,有本事的必定有缺点。

不管缺点,还有它的本事可以利用啊。如今的你没有捕鼠的本事,却有吃鸡的毛病,真是天下的弃材啊!”便鞭打它后将它放(赶走)了。

三、郑人惜鱼文言文翻译

1.《陈亢问伯鱼》翻译与原文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有受到老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说不好话。’我就回去学《诗经》。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礼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记》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就回去学《礼记》。我只了解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的意义,知道了学《礼》的意义,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出处:《论语·季氏第十六》——春秋战国·孔子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庭训

2.鲍君文言文翻译

翻译: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

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

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原文: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罝(音:jū):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野兽的网;得而未觉:得到了却未发现。怪:以…为怪。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

出自:宋李昉、扈蒙、徐铉等《太平广记》

扩展资料

寓意:

凡事要认真考虑、冷静分析,究察一番问个究竟,不可人云亦云,轻信不科学的东西而闹出笑话.;要主动探究真理;要敢于质疑。

作者成就:

李昉沿袭中晚唐诗风余韵,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

李昉家聚书多汉唐故事,进《开宝通义》200卷。太宗即位,加户部侍郎,参加修纂《太祖实录》等书。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擢参知政事,兼修国史。一生多在三馆就职,对图籍藏储和文献掌故较为熟悉了解。

开辟学馆,以延学士大夫,阅书不必见馆主,而下马入直读书。所居有园亭别墅之胜,书室坟籍环列四周,召故友名儒寓乐其中。

他还曾参加编撰《旧五代史》,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全宋文》辑有其文两卷,《全宋诗》录其有诗。《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2首,《全唐诗续拾》补1首。

3.孙奋字君鱼的文言文翻译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曾祖孔霸,在汉元帝时任侍中。孔奋少年时随从刘歆学习《春秋左氏传》,刘欲称赞他,对学生说:“我已从君鱼那里学到了大道。”

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为自己官署的议曹掾,担任守姑臧长。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却一点没有增加。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孔奋注重节操,施政以仁义平和为本,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陇西和蜀地被平定后,河西地区的太守、县令都被征召入京,官员的财物连车满载,塞满了山川。只有孔奋没有资财,乘一辆空车上路。姑臧的官员百姓以及羌胡都说:“孔君清廉仁义贤惠,全县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离去,我们为什么不报答他的恩德!”于是共同凑集收敛了成千上万的牛马器物,追了数百里送给孔奋。孔奋只是拜谢而已,一点都不接受。

孔奋抵达京城后,授职为武都郡丞。当时陇西残余的贼人隗茂等人在深夜攻击官府残杀了郡太守。贼人害怕孔奋穷追不舍,于是抓住他的妻子儿女,企图作为人质。孔奋当时年已五十,只有一个儿子,但他一心为国,毫不被贼人所动,仍尽力征讨。官员、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都拼力与贼人作战。郡中居住着许多氐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领齐钟留,深为氏人信赖。孔奋便率领督励齐钟留等人,命他们在要道阻击抄掠贼兵,与官军互相呼应,里应外合,贼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于是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希望孔奋退兵,而孔奋却攻击得加急迫,终于擒获消灭了隗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却被贼人所杀。光武帝因此而下诏褒扬赞赏了孔奋,拜他为武都太守。

孔奋在任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他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

修行操守。孔奋施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恨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嫉恶如仇,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

弟弟孔奇,到洛阳求学。孔奋认为孔奇精通经史应当出来做官,上奏称病辞官,在乡间遵守乡约,病死在家中。

-----------------------------------------------

谢谢采纳哦~

4.求公孙仪不受鱼的文言文的翻译和字的注释

【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f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鱼,公仪子弗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此明于为人为己者也。 9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注释】

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相:做宰相。

3公仪子:对公孙仪的尊称。

4尽:都

5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6下人:迁就他人。

7枉:违法曲断。

8即:假如。

9给:供给。

10一:全。

11谏:规劝。

12唯:只因为。

13既无:若不。

14弟子:学生。

15嗜:喜欢,喜爱。

16之:代词,代公孙仪。

17弟子:学生。

18嗜:十分喜欢。

19既无:若不。

20受:接受。

21故:所以。

22虽:虽然。

23尽:都。

24色:脸色

【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我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就要迁就别人的脸色。

2、将枉于法: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

3.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这说明了倚仗别人不如倚仗自己(的道理)。

====================================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春秋时鲁穆公的相。②即:假如。③下人:迁就他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枉于法,则免于相免:避免。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尽:都。

其弟子谏曰……谏:下对上规劝。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唯:正因为。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

1.A(免——被罢免)

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意思对即可。评分点:明、恃)

3.有道理。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意思接近即可)

5.谑鱼文言文阅读翻译

从前,有一个书生站在河边,把虫子扔给鱼吃,鱼不吃。

(而且)群鱼(还)互相低语说:“不能吃这种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看起来非常清廉律己似的。

过了一阵回头看到一个农夫大笑着说:“钓到了!”----只见一尾鱼挂在鱼钩上,象大老鼠一样肥硕。农夫一本正经地说:“装模作样的小子怎能逃过我的法眼呢!”说着就拿着钓钩、挽着钓桶回去了。

(书生)再回头去看鱼群,已经失去踪迹很长时间了。(话说)钓鱼的人不因为那些鱼小就用小的鱼饵,可见他的目的一点也不小啊!而(那些鱼)见到一点小小的甜头就把自己的性命都忘记了,所以它们的性命也就被一根鱼绳决定了。

这世上象鱼一样见小利而忘性命的人,真是多的象那山丘一样啊。

6.文言文:马嘉,翻译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译:

海中有种鱼叫马嘉,银色的皮燕尾式的尾巴,其中大的有满岁的小孩那么大。将其肉切成碎片,用火薰烤,香味可以传到非常远。

它常年潜在深水中一般无法捕捉,在春夏之季生养幼鱼,就随潮水冒出水面,渔民利用这个时候布设帘网捕捉它们。

帘网是那种网格做得很疏的网,纵横几十寻,两只小船牵引着将它张开,坠上铁块,将网垂入水底。过往的鱼,必定钻撞想继续前进,越撞越被束缚又更怒撞,就腮颊张开鱼鳍展开,被钩在网眼中,永远不能脱身。

假使碰到网就知道退却,就悠然离去了啊。

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因此惨遭烹煮成肉酱的残酷下场,可悲!

7. 65.66.求文言文翻译句子

65、

(一)动词:

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来保护子民吗?

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贤士们仰慕他,像水汇入大海一样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

徐公比不上您美

(二)代词:

①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

我将把这件事告诉给管事的人,让他更替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

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

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③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援木而求鱼也。《齐…》[第五页]

用你所做的,去谋求你所要的,办法不对头,劳而无功

(三)、连词: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如果潜师来的话,能得到国家吗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当那太阳出来以后,林间的烟雾逐渐散开,

(四)、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桑树成长的时候叶子沃然茂盛

66、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参照自己的情况改正

岂人主之子孙则不必善哉?《触…》

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善心累计自然成为高尚道德情操,从而感到心神安定,这是做圣人需要具备的条件

③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卖油翁》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

楚国的左尹(官名)项伯,是项羽的族叔,平时与张良关系很好。

⑤不如因善遇之。《鸿…》

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对待他

⑥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而善才。《琵》

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

⑦今指妥善处理事情发生后的遗留问题。

8.文言文翻译鲍子难客

【原文】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翻译】

齐国贵族田氏,一次在庭院里祭祀路神。祭礼完毕,应邀参加宴饮的宾客有上千人。席间,有人献上鱼雁,他看了就感慨地说:“天帝对人类的恩德多么深厚啊!繁殖了五谷,生育了鱼鸟,供我们享用。”他刚说完,赴宴的众宾客随声附和,一致赞同。这时,在座的一个姓鲍的十二岁小孩,走上前来说:“事情并非如您所说啊!天地之间的万物,和我们共同生存在自然界,都是物类。物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而仅仅凭借智慧大小,力量强弱,相互制约,得以生存,并非谁为谁而生。人类获取能吃的东西食用,哪里是上天专门为人降生的呢?比如,蚊、蚋吸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能说上天生出人类是为蚊蚋和虎狼制造食品吗?”

【注释】

齐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

食:宴饮。

祖于庭:在庭院里设宴祭路神。祖:古人出远门先设宴祭路神叫“祖”。

殖:种植,使……繁衍生长。

以:用来。

为:给。

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中间。

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

和:应和。表示同意。

亦:也。

坐:通“座”,坐席,座位。

响:回声。

徒:只。

类:种类;物类。

蚊蚋(ruì)囋(zǎn)肤:蚊蚋咬人的皮肤。蚋,一种吸血昆虫。囋:叮咬。

食客:投靠在贵族门下有一技之长的人。

并:一起。

智力:智慧和力量。

本:本来,原本。

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