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鲍鱼小历史?鲍鱼历史渊源

鲍鱼大咖 2024-03-20 6
鲍鱼小历史?鲍鱼历史渊源摘要: 本文目录鲍鱼最早记载鲍鱼不是鱼可为什么叫鱼鲍鱼是什么朝代有的鲍鱼长时间炖会不会损坏营养赵高掩秦史皇死讯哪找这么多臭鲍鱼一、鲍鱼最早记载鲍鱼古称鳆鱼,又称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自古...

本文目录

鲍鱼小历史?鲍鱼历史渊源

  1. 鲍鱼最早记载
  2. 鲍鱼不是鱼可为什么叫鱼
  3. 鲍鱼是什么朝代有的
  4. 鲍鱼长时间炖会不会损坏营养
  5. 赵高掩秦史皇死讯哪找这么多臭鲍鱼

一、鲍鱼最早记载

鲍鱼古称鳆鱼,又称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自古以来就在历代中国菜肴中占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能够品尝到鲍鱼这一美味佳肴的也多是皇宫贵族之流,令人深深感慨“无敌是多么寂寞”。

那么,谁是第一个吃鲍鱼的人呢?

“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天,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靠海而居的某个捕鱼人难得跑在了远在内陆中原的天生贵胄前头,在天高皇帝远的海边偶然发现了一种美味的食材,堪与山珍媲美。一传十,十传百,美食的魔力难以抵挡,很快成为街头巷议的热点。于是,这一无意之举便开启了中国人食用鲍鱼的悠久历史。”

西汉

较早记载古人食用鲍鱼的文献是《本草纲目》,文中写到“鳆鱼,乃王莽所嗜者,海人亦啖其肉”;《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左右亡所信,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啗鳆鱼”。

新朝建立者,是为新太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礼让、朝野有威名。

王莽好食鲍鱼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传说当年王莽在一次追捕中生了一场大病,只好在忧愤中返回长安。在返回的路上夜宿一个小村庄,王莽越想越是气愤,不知不觉把追踪未果的责任归咎于沿途老百姓的故意为难。因此,他找来亲兵,让其奉诏将村庄的人全部就地格杀,以示惩戒。

但是,这名亲兵恰巧是这个村庄的人,因此胆战心惊地准备与家人一同逃亡。其父在问明了情况后说:“这是皇帝心身疲惫、气血攻心引起暴怒所致。家里老一辈人曾在宫里当差,赏赐的鲍鱼还完好保留,只要将其切片、炖汤让皇帝喝了就没事了。”

亲兵端着鲍鱼熬制的汤进入房间,王莽便感到香气扑鼻;喝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吃一片,更觉精力充沛。一碗汤喝完后,王莽一下从床上爬起来,连呼畅快不已。由于病情大好,也不欲屠村伤人。经此事后,便有了汉书中关于王莽爱吃鲍鱼的记载(引自文章《王莽与鲍鱼)。

二、鲍鱼不是鱼可为什么叫鱼

鲍鱼,虽叫鱼,实际上不是鱼类制品,而是贝类。鲍鱼俗名叫“将军帽”、“耳贝”,是一种单壳贝类,栖息于海底岩石上,鲜活可生食,脱水干制品经过泡发后才能烹菜,罐装品可直接烹菜。我国山东长山岛一带鲍鱼产量最多,青岛的外海以及辽宁长海县等地也有。国外以澳大利亚和日本较多。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鲍鱼多产于辽宁、山东和广东。鲍鱼生产多在每年4~6月,秋季很少生产。一般每7~8千克才能加工成500克干鲍鱼。鲍鱼以饱满、个大为好。鲍鱼平时散居海底,捕捞时需潜入水底一个个寻找。因费工多,捕捞困难,所以,也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鲍鱼富含蛋白质,鲍鱼的肉好吃,是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一种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单壳类软体动物。在鲍鱼的身体外边,包被着一个厚的石灰质的贝壳,这是一个右旋的螺形贝壳,呈耳状,它的拉丁文学名按字义翻译可以叫作“海耳”,就是因为它的贝壳的形状像耳朵的缘故。鲍鱼的足部特别肥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足生有许多触角和小丘,用来感觉外界的情况;下足伸展时呈椭圆形,腹面平,适于附着和爬行。我们吃鲍鱼主要就是吃它足部的肌肉。鲍鱼生活在水流湍急、海藻繁茂的岩礁地带,在沿海岛屿或海岸向外突出的岩角都是它们喜欢栖息的地方。鲍鱼多爬匍于岩礁的缝隙或石洞中,它们分布的水深随种类而不同,像我国北方的盘大鲍一般分布在10多米的水深处,在冬季为了避寒向深处移动,深度可达30米。到了春季慢慢上移,有的可在潮线下数米生活。鲍鱼喜欢吃褐藻或红藻,像盘大鲍很喜欢吃裙带菜、幼嫩的海带和马尾藻等。鲍鱼的食量随季节而有变化,一般水温较高的季节吃得多;冬季不太活动,吃得少。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我国沿海都有鲍鱼分布。在北方,以大连及长山岛出产较多,出产的都是盘大鲍,它们的个体较大,呈卵球形。在南海出产杂色鲍和耳鲍等,杂色鲍和盘大鲍的形状相似,但个体较小;耳鲍体形较大,贝壳更像耳朵,它足部的肉最肥厚,平时贝壳不能完全把它包在里面。鲍鱼古称"鳆鱼",又有"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等别名,鲍鱼自古以来就在历代中国菜肴中占有"唯我独尊"的地位,而能够够尝鲍鱼这一美味佳肴的也是那些非官则富的皇宫贵族之流。中国对鲍鱼的品尝具有渊远的历史,《史记》称鲍鱼为"珍肴美味";《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事将败,悉不下饭,唯饮酒,啖鲍鱼肝":苏东坡品尝了鲍鱼之后在《鲤鱼行》中赞道"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会雕蛆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笔鱼皮真传倚墙。"言下之意,一旦品尝了鲍鱼的美味后,一切珍肴都不在话下。鲍鱼作为珍贵的名菜,明清时期被列为八珍之一,经常出现在远官贵人宴菜的首席之上,民国末年,北京著名的官府菜代表"潭家菜",就有两道著名菜式《红烧鲍鱼》和《蚝油鲍鱼》,成为鲍鱼的典范之作,当年邓小平同志品尝了鲍鱼美味之后也盛赞其佳,到现在的人民大会堂的国宴和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学榜上有名,是中国经典国。中国饮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钟烁,对鲍鱼的烹制和欣赏更是炉火纯清,不仅懂吃鲜鲍鱼,还运用了极其复杂的烹钜手法,去炮制干鲍(经过干制加工的干鲍鱼),干鲍鱼之美味是鲜鲍鱼无法比拟的,价格与其美味成正比。

三、鲍鱼是什么朝代有的

我国食用鲍鱼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4000年前,生活在东部沿海的先民就以鲍鱼为食,在贝丘遗址内,至今留有不少鲍鱼壳。

鲍鱼,指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属于单壳软体动物,其只有半面外壳,壳坚厚、扁而宽,鲍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现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多次国宴及大型宴会中,鲍鱼经常榜上有名,成为中国经典国宴菜之一。被人们称为"海洋的耳朵"。和古代"用盐腌制的鱼"是两种东西。

据《汉书·王莽》载:西汉末年,王莽军师外败,大臣内叛。“忧懑不能食,禀饮酒,啖鳆鱼”。这个鳆鱼就是鲍鱼,汉朝的王莽,就是篡夺西汉政权的那个新朝皇帝,在处境极度困难时,借酒消愁,以鲍鱼下酒,可见鲍鱼的鲜美。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名人,就是曹操,也特别喜欢吃鲍鱼,他的儿子曹植在《求祭先主表》中说:“先主喜食鳆鱼,前已表徐州送鳆鱼”。汉朝的鲍鱼,也是重要的贡品和礼品。东汉光武皇帝、曹操的儿子曹丕都喜欢吃鲍鱼。

四、鲍鱼长时间炖会不会损坏营养

会的。鲍鱼炖十分钟左右就熟了,可以食用。

鲍鱼的营养价值极为丰富,含有二十种氨基酸,每百克鲜鲍鱼肉含丰富蛋白质23.4g,脂肪3.4g,无机盐钙32mg,3.0mg铁和相当量的碘,锌,磷和维生素 A,D,B1等。鲍鱼含有的营养成分虽然和其他河鲜有许多雷同,但是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较多的铁、钙、碘和VA等营养元素,这使得鲍鱼的营养价值在强身健体上领先于他们。鲍鱼的营养是澳大利亚核桃的7倍还多,常吃鲍鱼能起到调整肾上腺分泌,平衡血压等作用,血压低的和高的都可以食用。鲍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丰富的球蛋白;鲍鱼的肉中还含有一种鲍鱼特有的被称为“鲍素”的成分,能够破坏癌细胞生长的必须物质,所以说鲍鱼也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哦。除此之外,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

鲍鱼也具有滋阴补阳的功效,鲍鱼的营养丰富并不代表吃了它会营养过剩,鲍鱼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所以多吃也无妨。

天然野生原味即食鲍鱼保留之营养价值胜干鲍。制成干鲍方法及烹调方法必定流失大量有价值之元素,失去原来味道及功能。所以吃鲍鱼尽量吃即食鲍鱼。

五、赵高掩秦史皇死讯哪找这么多臭鲍鱼

秦始皇嬴政出游中途死了,李斯及赵高秘不发丧,但当时正值大热暑天,为掩盖秦始皇尸臭味,于是赵高就在车上装了一石鲍鱼,用鲍鱼的臭味来掩盖尸体散发的腐烂气味。然而鲍鱼在现今仍不是什么普通的食材,更何况秦朝时期,突然征集这么多鲍鱼,难度可不小,赵高到底怎么办到的呢?

刚开始,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时,对于赵高用鲍鱼掩盖味道感到十分不解和疑惑,直到阅读了大量史籍后,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鲍鱼,其实就是咸鱼。在古代,「鲍」字的解释是腐烂的意思,在《释名·释饮食》中也记述:「鲍鱼,鲍,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所谓的「奄」指的就是腌,在古代只通过密封腌制而产生臭味的鱼,都可以叫做「鲍鱼」。

而根据各种资料记载,现今我们所认知的鲍鱼,是从汉代开始,才逐渐流行于贵族们的餐桌上。在《汉书·王莽传》中写道:「莽军师外破,大臣内畔,左右亡所信,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鳆鱼。」是说王莽的军队被人打败,手下的大臣们也都一个个的叛变,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让王莽气的吃不下饭,只能够靠喝酒和吃鲍鱼勉强过日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