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鲍鱼壳内层 鲍鱼壳内壁

鲍鱼大咖 2024-03-19 12
鲍鱼壳内层 鲍鱼壳内壁摘要: 本文目录鲍鱼壳的药理作用海里有多少种贝壳这个鲍鱼壳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一、鲍鱼壳的药理作用鲍鱼壳是鲍科软体动物的外壳,它可以用来入药,那么它有什么药理作用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鲍鱼...

本文目录

  1. 鲍鱼壳的药理作用
  2. 海里有多少种贝壳
  3. 这个鲍鱼壳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

一、鲍鱼壳的药理作用

鲍鱼壳是鲍科软体动物的外壳,它可以用来入药,那么它有什么药理作用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鲍鱼壳的药理作用。

鲍鱼壳的药理作用

1.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

2.抗感染作用:九孔鲍提取液的抗菌实验(杯碟法)表明,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力最强。其贝壳内层水解液经小白鼠抗四氯化碳急性中毒(肝炎模型)实验表明,给药组谷丙转氨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病理切片观察对照组肝细胞有明显坏死灶,而给药组肝细胞几无变性。羊鲍鱼汁,于体外有抗有金黄色化脓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抗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作用。

3.其它作用:九孔鲍酸性提取液对家兔体外,体内凝血时间的影响实验表明,均具有显著的抗凝作用(P<0.001)。其贝壳提取液对小白鼠常压下缺氨实验表明有明显耐氧作用;还可使离体小鼠肺的灌流量增加,扩张气管、支气管的平滑肌(扩张率17%)。通过灌胃及腹腔两种途径,连续给小白鼠九孔鲍水煎醇沉淀提取液一周后,测定脾脏特异玫瑰花结数目表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P<0.001)。

临床应用

1.平肝潜阳上亢,头晕目眩

鲍鱼壳咸寒清热,质重潜阳,专入肝经,而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用治肝肾阴虚、肝阳眩晕症,常与生地黄、白芍药、牡蛎等养阴、平肝药物配伍;肝阳上亢、肝火亢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者,可与夏枯草、钩藤、菊花等清热、平肝药物同用。

2.用於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肝开窍於目,鲍鱼壳清肝火而明目退翳,为治目疾之常用药。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可与夏枯草、决明子、菊花等配伍;治疗风热目赤、翳膜遮睛,可与蝉蜕、菊花、木贼等配伍;阴虚血少之目暗不瞻、雀盲眼花者,每与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

鲍鱼壳的常用配方

1.治高血压

①生鲍鱼壳30g,生牡蛎30g,生地黄15g,菊花9g。水煎服。日3次。

②鲍鱼壳30g,草决明30~60g,杜仲12~15g,夏枯草30~60g。水煎服。

③鲍鱼壳30g,钩藤24g,僵蚕9g,菊花9g,夏枯草15g。水煎服(适于老年高血压头痛)。(《青岛中卓药手册》)

2.治风毒气攻入头,眼目昏及头目不利:鲍鱼壳,羌活(去芦头)、草决明、菊花各一两,甘草(炙,锉)半两。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食后临卧温服。(《圣济总录》鲍鱼壳散)

3.治眩晕:鲍鱼壳24g,菊花12g,枸杞子12g,桑叶12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4.治目暴肿疼痛:鲍鱼壳半两,车前子、黄连(去须)各二两。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食后,日二服。(《圣济总录》决明丸)

5.治怕日羞明:千里光、海金沙、甘草、菊花等分。上细切。每服八钱,水一盅半,煎至一盅,去渣,食后温服。(《眼科龙木论》千里光汤)

6.治一切眼时见黑花,经年不愈,羞明:鲍鱼壳、黄连(去须)、密蒙花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食后,临卧,熟水调下。(《圣济总录》神效散)

7.治眼生外障:鲍鱼壳(火煅)、薄荷叶各一两,蒺藜子(炒去刺)、荆芥穗各二两,人参半两(蜜炙)。上干地上出火毒,研为末。食后,砂糖冷水调服。(《经验良方》鲍鱼壳散)

8.治白翳内障:鲍鱼壳二钱,茺蔚子二钱,人参三钱,菊花三钱,车前子三钱,防风二钱。上为细末,令匀。食后,米饮调下一钱。(《医宗金鉴》坠翳散)

9.治眼生丁翳,根脚极厚,经久不差:鲍鱼壳三分(捣碎细研,水飞过),乌贼骨半两,龙脑一钱,真珠末三分,琥珀三分。同研令细,每以铜箸取大如豆大,日三度点之。(《圣惠方》鲍鱼壳散)

10.治肝虚血弱,日久昏暗:鲍鱼壳、五味子、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为末)各一两,知母(焙)、细辛(去苗)、熟地黄(焙)各一两半。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奇效良方》鲍鱼壳丸)

11.治青盲雀目:鲍鱼壳一两(烧过存性),苍术三两(去皮)。为末。每服三钱,以猪肝披开,入药末在内扎定,砂罐煮熟,以气熏目,待冷食肝饮汁。(《眼科龙木论》)

鲍鱼壳内层 鲍鱼壳内壁

12.治小肠五淋:鲍鱼壳去粗皮,捣研细。上件药,如有软硬物淋,即添朽木细末,熟水调下二钱匕。(《胜金方》)

13.治锁喉风:鲍鱼壳火烧醋炙三次,研细末,用米醋调,鹅羽蘸擦喉内,吐痰效。(《本草汇言》)

二、海里有多少种贝壳

●全世界的贝类有12万种,它是自然界生物中仅次于昆虫类的第二大族类●2000余种贝生活在南中国海,为海南的海文化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仅从餐桌上去了解贝类,是远远不够的初到海南,最常吃到一种清香鲜淡的"冬瓜海螺汤"。在岛上呆得时间长了,才知道这汤是被称为"海南第一汤"的。积食上火、疲惫劳顿,便煮一锅这样的汤,吃下去立马觉着舒适很多。很多人便是从餐桌上开始认识这种海洋生物---贝类的。不过,仅仅从餐桌上认识贝类,不免太粗浅。贝类,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极宝贵的资源。全世界贝类约12万种之多,河川、溪流、湖泊、海洋,到处都有贝类的踪迹,它是自然界生物中仅次于昆虫的第二大族类。那奇特无比的造形、赏心悦目的色彩、绝妙精美的花纹,展示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赐,让人叹为观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贝类无不以它独具的魅力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演化与进程。贝的种类全世界的贝类大体可分为陆生和水生两种,其中水生的海洋贝类占了总量的80%以上。海洋贝类实质是软体动物,其特点是体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壳5部分组成。根据其外壳形体特点和结构,贝又可分为5类。腹足类:包括蜗牛、海螺和玉黍螺等,形状呈螺旋形扭转;双壳类:有蛤蜊、牡蛎和扇贝等,它们一般有两扇贝壳组成,呈瓣状;头足类:包括乌贼、鹦鹉螺和章鱼等;多板类:这类贝壳多达8块壳板,组成一幅奇特的形状;掘足类:壳顶向前,膜面弯曲,呈浅帽状。5种类别的贝,腹足类、双壳类最多,占现有贝类总量的80-90%以上。贝的结构典型的贝壳有3层结构,外层为有质层,称为壳素,是一种硬蛋白;中层较厚称棱柱层或壳层;内层为叶状的霰石结构,极富光彩,称珍珠层。外层和中层由外膜的背部边缘分泌而成,内层则由外套膜全部表面所分泌。有些贝壳却并不具备这3层结构,如江珧贝壳和乌贼等。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了总成分的95%,其它成分有镁、铁、磷酸钙、硫酸钙和硅酸盐等无机物,还有少量贝壳素等有机物。贝的称呼在汉语中,贝类的称呼有多种,通常使用最多的是贝壳、海螺、牡蛎、蛤蜊等;还有的叫石鳖、鲍鱼、砗磲、章鱼、墨鱼、海牛、蚌、蜗牛、蛞蝓、虫豪、蚶、蛏、乌贼、田螺等,可谓五花八门。贝类,就形状而言,多达10多万种,有的状如斗笠或帽子,有的呈陀螺状、圆锥状、宝塔状,还有的则似一圆盘或球体。形状各异的贝类,大小也相差悬殊,虹蛹螺小到身体仅0.03毫米长,砗磲最大的壳长达1.8米,重量可达500斤左右。贝类的颜色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天然色彩,其斑纹更是百姿千态,令人称奇。海南的贝类拥有多种多样的辽阔海洋环境的海南岛,水质优良,盐度稳定,水温适度,为各类软体动物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形成了海南特有的种类丰富的贝类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海域海洋贝类近二千余种,有些种类更是独有。其中可供食用的有鲍鱼、马蹄螺、贻贝、泥蚶、毛蚶、江珧、扇贝、日月贝、文蛤等多种。可供药用的有鲍鱼壳、蝾螺厣(中药称为云母石)、锥螺壳与肉、宝贝壳、红螺壳及其厣与肉、荔枝螺壳、泥蚶壳、贻贝壳、牡蛎壳、文蛤壳与肉等。生长在海南海域的珍珠贝,是名贵贝类之一,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珍珠贝有马氏珠母贝、珠母贝(俗称黑蝶贝)、大珠母贝(俗称白蝶贝)等。其中大珠母贝是最大型的种类,壳长30多厘米,壳质坚实厚重,壳表有灰黄褐色放射肋,壳内有丰厚的银白色珍珠层,常栖息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区,是海南岛特有的品种。可供制作装饰品、工艺品贝雕观赏用的有珍珠贝的珍珠与壳、夜光螺壳、鹦鹉螺、虎斑宝贝、法螺、冠螺、篱凤螺、斑凤螺、芋螺等多种。

三、这个鲍鱼壳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

这很正常的,鲍鱼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贝壳的外层具有多条深浅颜色相间、同心环状的生长线,但它不代表年龄;它的形成是由于外套膜边缘因受某些原因(食物不足、季节不同、生殖期间等)的影响、而不能继续分泌的结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