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鲍鱼大咖

拨鲍鱼方法,鲍鱼的吃法剥法图解

鲍鱼大咖 2024-03-05 11
拨鲍鱼方法,鲍鱼的吃法剥法图解摘要: 本文目录鲍鱼禁忌与什么同食鲍鱼炖汤怎么炖活鲍鱼长途运输的方法冷藏鲍鱼肉上有白色的一、鲍鱼禁忌与什么同食鲍鱼是名贵的食材,营养价值很是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可是鲍鱼...

本文目录

  1. 鲍鱼禁忌与什么同食
  2. 鲍鱼炖汤怎么炖
  3. 活鲍鱼长途运输的方法
  4. 冷藏鲍鱼肉上有白色的

一、鲍鱼禁忌与什么同食

鲍鱼是名贵的食材,营养价值很是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可是鲍鱼属于海洋食用贝类,我们知道一般海产品是有一些禁忌,那么鲍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听声音

1

鲍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牛肝

鲍鱼不能和牛肝一起吃,两者同食容易消化不良。鲍鱼和牛肝都是含有高蛋白、氨基酸丰富的食物,人体摄取太多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不仅吸收不了还不利于消化。因此鲍鱼忌牛肝同食。

听声音

2

鲍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野猪肉

鲍鱼不能和野猪肉一起吃,这两种食物一起吃会影响消化吸收。鲍鱼和野猪肉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人体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不利于消化吸收,对于肠胃不好的人,容易导致胃痛。

听声音

3

鲍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鸡肉

鲍鱼不能和鸡肉一起吃,两者同食会影响消化。每一百克鸡肉中含有蛋白质21.5克,一百克鲍肉中含有蛋白质23.4克,两者都是含有高量蛋白质的食物,同食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下一页

查看全文

二、鲍鱼炖汤怎么炖

一、鲍鱼菌菇汤

材料:鲍鱼干12只、火腿片50g、虫草花20g(四人份)、野生香菇25g、香菇25g、鸡腿菇25g、适量的盐、黄酒、姜片、葱花。

做法:

处理食材: 1、鲍鱼干泡发48小时(中间换水4次以上),炖锅炖3小时以上。 2、虫草花泡水一小时,其他菌也泡水一小时。注意:虫草花与菌分开泡。因虫草花的水可以当水烧。

操作步骤:1、将鲍鱼放入砂锅,倒入泡虫草花的水和清水,开大火煮开,转中小火炖3~4小时。2、加入虫草花、各种菌类、火腿片、姜片、黄酒继续炖1~2小时。 3、加入适量的盐、葱花即可。

二、鲍鱼玉米汤

材料:水发鲍鱼10只,熟猪肚片100g,玉米二根(切片)

做法:

1、水发鲍鱼放入砂锅慢火炖四小时以上。

2、加入熟肚片、玉米片、适量的黄酒继续炖1小时。

3、加入适量的盐、葱花拌匀即可。

三、参杞鲍鱼汤

材料:鲜活鲍鱼6只,瘦猪肉500g,花旗参片15g,枸杞10g,老姜2片

做法:

1、将鲍鱼宰杀干净,清除内脏并将鲍鱼壳洗刷干净。

2、瘦猪肉切块,用开水汆烫并洗干净。花旗参、枸杞洗净备用。

3、将1500ml冷水放入瓦煲内煮沸,然后加入鲍鱼、鲍鱼壳、瘦猪肉、花旗参片和姜片。

4、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煲2小时,加入枸杞后再煮10分钟。上桌前根据口味调入盐即可。

三、活鲍鱼长途运输的方法

一、活鲍鱼运输方法

一般活鲍陆上运输可使用塑料桶,有些业者直接以运活鲍车运输;空运可使用保温箱内置塑料袋;海运则将活鲍置于船舱内,亦有专运活鲍舱。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运输活鲍,均要充足供氧。因鲍体质较一般水生生物敏感,且对环境要求高尤其是氧气,在运输过程中因放置密度较高,耗氧量也随之增多,若氧气供应不足,鲍则易窒息死亡。运输活鲍应注意,春季因鲍体温变化、及刚产过卵的活鲍体质弱、夏季因天热耗氧量较大且水温高(水中含氧量较少),均不适宜进行长时间运输。

鲍无法直接自空气中获得氧气,因此,在运输过程中需持续供氧:

(1)淋浴法

拨鲍鱼方法,鲍鱼的吃法剥法图解

淋浴法又称循环水淋浴法,其利用循环装置将装运活鲍容器内的水抽出再喷向空中,使水溶解一部分空中的氧后再落回容器中,持续循环进行以增加容器中的氧气。此法供氧较简易并可节约用水,但仅适用于按车厢大小制成活鲍专车。

使用淋浴法供氧应注意下列事项:

循环水泵的压力要大,使淋下来的水能到达水箱中下层,以便快速将氧气补充到中下层。若水箱表面氧气充足但中下层缺氧时,则易使鲍因供氧不足而死亡。

循环泵进水口应维持通畅,以免影响水流量。

要有专人处理循环水泵,以便及时清除污物及运输途中死亡的鲍,防止水质污染。

(2)送氧法

在运输车上按装氧气瓶,并于包装容器中加置打气石,气泡石应经常冲洗干净,以防沙眼堵塞。

(3)送气法

在运输车上按装空气压缩机,以管子将空气通入容器中。其作用及使用方法,与氧气瓶的相同,空气压缩机也需有专人处理。

(4)活水舱供氧

活水舱船供氧为一种水上运输的增氧方法。即在船底舱两侧开数个小窗口或圆洞,以木塞堵住,运输活鲍时将木塞去掉,水即从小窗口或圆洞流入船舱。因为船舱两侧均有窗口或洞,故在行船时可利用行船压力使水形成对流,不断输入新水排出旧水,使船舱中水流成为活水以增加氧气。

采用活水舱供氧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一般每1吨水的舱位的装载量,可装活鲍500~1000斤,但应视季节而异。舱船运输活鲍,需有增氧设备,其方法与上述汽车装运活鲍的方法相同。

随时捞出船舱内污物及死鲍,以防水质受到污染。

注意船舱内水的循环,增加氧气。舱内水深应保持在l公尺以上。

停船时应该停在有水流的地方,使船一侧面向水流,以便水由船的一侧窗洞流进,并由另一侧排出,使船舱内旧水排出,换入新水。

上述淋浴法适合于运输活鲍的专用车及活鲍舱内装活鲍时使用,后两种方法则适合于用木桶或帆布篓及塑料桶等小型包装运输活鲍时使用。

二、鲍苗运输方法

鲍体健康与否,可由鲍的活动能力判断。以手指轻轻拨开鲍体,若容易剥离者则代表鲍体本身并不健康,再者可由外观进行观察,依鲍体的肥满状态与身体的色泽,壳体是否破裂及受损等判别鲍体健康情形。成长中的鲍,若其壳表面有附着许多生物,则显示其本身的生长情况不佳,而成长较的鲍于其壳缘边缘部则较为锐利。

(1)渔船运输

一般以冷冻船进行运输,通常将船舱气温控制在8~12℃之间,需视鲍种而异,但仍以原生活水温再降2~3℃为宜,舱内湿度保持在92%以上。运输途中每隔4~6小时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时间为20~30分钟,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装运之前,必须用海水将绳上的污物冲洗干净。

装船过程中,应提前下降船舱气温及水温,并进行预冷。

苗筐应避免过份堆压,采取上下层错开重叠。

途中洒水、喷水均匀,最好将龙头对准舱板,让水柱冲板反射下淋。

舱底不应长期积水,鲍苗若长时间泡在水中必然引起死亡。

鲍体长应超过2公分,若鲍苗太小装运时容易压碎,卸船下水时亦容易脱落。

(2)航空运输

一般以飞机进行运输,使用宝丽龙箱,以冰冷毛巾覆盖周围,并可使用冰块降低温度,大型鲍通常将温度控制在8~12℃之间,小型鲍种温度控制在12~16℃之间。运输途中应注意:装运之前须以海水将鲍苗冲洗干净,运输过程中应提前降温进行预冷。

苗筐应避免过份堆压,采取上下层错开重叠,或使用苗袋以500粒/袋为主,成鲍则可使用塑料框。鲍苗壳长应超过2公分,若鲍苗太小,装运时容易压碎。包装箱规格应以搬运方便为主,但此法运输成本颇高。

(3)水车运输

一般长距离运送,以10吨的货车为例,约可运送5吨鲍,每只塑料篮可装7公斤,一次约可装运700个。水温控制在18℃左右, pH值在8.0~8.5,盐度32~33‰。使用水车运送鲍苗,在理想情况下,1吨水可运送稚鲍量约为2~3万粒(20~25mm)。

四、冷藏鲍鱼肉上有白色的

鲍鱼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是名贵的海洋食用品,素有海洋软黄金之称,市场价格高昂。现在随着人工养殖技术的进步,它的养殖面积和密度逐渐扩大,伴随着而来的是各种病害,危害鲍鱼的生长,影响养殖户经济效益,下面亲农网为你带来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1、气泡病

鲍鱼在光照强烈、水流不畅以及溶氧过少的环境易得气泡病,发病时鲍鱼的全省布满气泡,随着时间推移,气泡变大,最后使鲍鱼漂浮在水面上,主要危害于幼鲍。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管理,注意光照强度,投喂新鲜饵料,严禁投喂腐烂、变质饵料,发病时清除残饵,更换新鲜的饵料,及时换水,一般在1-2内即可除病。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2、肿胀病

肿胀病也是有水质和饵料而引发的一种消化系统病害,发病时鲍鱼食欲不佳,但外表看不出来,将病鲍拨开可见外套腔内液体增多,色呈淡红,内脏肿大突出,而且它的附着力降低,随着病情严重逐渐失去活动力而死。

防治方法:同样加强水质管理,禁止投喂腐烂、变质饵料,发病时将残饵捞出,及时换水,然后将土霉素混合新鲜饵料投喂,约2-3天即可得治。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3、脓疱病

脓疱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发病时鲍鱼足上有白色的小脓包,这些脓包破裂后会流出白色的汁液,随着病情加重,鲍鱼的足开始溃烂,附着力差,摄食量降低,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平时要注意消毒灭菌事项,发病时用土霉素配合氟苯尼考拌饵料投喂可防治。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4、缺钙碎屑症

缺钙碎屑症顾名思义就是鲍鱼缺钙,导致壳薄易碎,导致壳碎裂露出软体组织,失去壳的保护鲍鱼易遭受病害侵扰而死亡。

防治方法:既然缺钙,就要补钙,可用在水体重加入氯化钙,这样可起到补钙的效果。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5、才女虫病

才女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才女虫是一种钻孔动物,它会将鲍鱼的壳钻破,从而腐蚀鲍鱼外壳,破坏鲍鱼的保护机制,易发生病害,使鲍鱼无法正常生长,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在养殖环境和管理方面不佳易导致才女虫病频繁发病,所以要加强养殖管理,在水质、饵料、溶解氧、饲育密度等方面科学合理调节,才能有效的预防才女虫病。

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以上是亲农网为你带来的鲍鱼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关于鲍鱼的病害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养殖知识,敬请关注亲农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