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鲍鱼能活在淡水里吗
鲍鱼不可以在淡水里养,一旦碰到淡水十分钟左右就会因为吸水起泡而死亡,所以鲍鱼只可以在海水中养殖。新鲜的鲍鱼买回来,最好加冰块或者是放在冰箱内冷藏保存,如果短时间不吃,可以将它们放在托盘上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到冰箱的冷冻层保存。
扩展资料:
鲍鱼营养丰富,每 100g干品中含蛋白质 64g,脂肪 2g,糖类 3g,同时还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 EPA、DHA、牛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金属元素(Ca2+、Mg2+等)的含量也较丰富。
研究发现,鲍鱼肌肉酶解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机体运动耐力、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同时对学习和记忆有明显增强作用。鲍鱼肌肉的水提取上清液有很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对增强家兔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这为鲍鱼活血作用提供了佐证。还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鲍鱼
二、鲍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鲍鱼生活在海中,是海产贝类,不是鱼类,属软体动物,有椭圆形贝壳。肉细嫩柔滑,肉质鲜美,可鲜食,也可制成干品。有许多用鲍鱼烹饪的名菜佳肴,如红烧鲍鱼、青炒鲍鱼、扒鲍鱼、麻酱鲍鱼、青串鲍鱼等很有特色。那么鲍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鱼?
鲍鱼即不是淡水鱼也不是海鱼,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它不是鱼,而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鲍鱼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几乎世界各地的海里都能找到它。鲍鱼的肉很好吃,人们都非常喜欢食用。但它的自然产量较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都想办法养殖它,目前在日本已对鲍鱼的养殖做了很多工作。
鲍鱼即不是淡水鱼也不是海鱼,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三、鲍鱼有淡水养殖的吗
该生物有淡水养殖的。
主要是市场需求、生长环境、养殖成本和品种选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随着消费者对鲍鱼的需求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淡水养殖鲍鱼逐渐发展起来。同时,鲍鱼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中生活,但是海水养殖需要更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因此淡水养殖鲍鱼更具有可行性。
此外,淡水养殖鲍鱼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因为淡水环境更容易控制和管理,而且淡水鲍鱼的生长速度也更快。最后,选择适合淡水养殖的鲍鱼品种也是成功进行淡水养殖的关键。
四、真正鲍鱼中的几头鲍是什么样的
鲍鱼几个头指的是1斤能称几个,价位肯定是越大的越贵,像1个头的和双头鲍就很贵,在北方海域很少见!但是口感上不一定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讲5到6个头的就不小了,而且口感也很好。在沿海城市海鲜市场上价位在80至100/斤左右,性价比上比较划算!也可以从鲍鱼的壳上的孔数上看,5个头的鲍鱼壳上大概有12至15个孔。
至于鲍鱼的做法嘛,小鲍鱼烤着吃,大鲍鱼煲汤!
鉴别鲍鱼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头数”。
所谓“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里有大小均匀的鲍鱼多少只,如2头、3头、5头、10头、20头等,头数越少意味着鲍鱼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因此也有“有钱难买2头鲍”之说。
1头、2头的鲍鱼属极品,已很难见到。
几个头是个体大小,不说明质量。适用于海参,鲍鱼,海螺等。
比如说刚采出的活海参好的是3到4个头,意思就是说三个海参一斤到四个海参一斤,也就是说每个海参125克到166克之间。
鲍鱼在古代就是“鲍参翅肚”四大海味珍馐之一,直到现在鲍鱼在常见海鲜中也算是比较珍贵的了,所以有不少朋友对于鲍鱼还是不那么熟悉的。
不过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鲍鱼也不是消费不起的食材了,但是咱们总得把钱花的明白一些才是正理。所以这次就来简单了解一下鲍鱼这种海鲜,详细解答关于鲍鱼的一些有趣内容,比如“几头鲍”的叫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些“鲍鱼”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鲍鱼?
真正鲍鱼中的“几头鲍”是什么意思?很久很久之前第一次见识到鲍鱼这种食材的时候,还是在影视作品中,“天九翅、双头鲍”几乎是一些电视剧中赌徒在赢了钱之后一定要挂在嘴边上的。当然现在“天九翅”是不能食用、不能买卖的,但鲍鱼还是可以吃的。
在那个时候我就很好奇“双头鲍”是什么意思?难道跟“九头蛇”一样指的是脑袋的数量吗?鲍鱼那椭圆形的贝壳下面其实长了很多脑袋吗?
答案当然不是如此,其实这种“四头鲍”、“十头鲍”的鲍鱼头数叫法也不难理解,它指的就是鲍鱼的体型规格而不是鲍鱼脑袋的数量,更不是一份鲍鱼菜肴中鲍鱼的个数。简单的说,“双头鲍”指的就是:如此这般大小的鲍鱼,有两个就大约1斤重,那它就叫做“双头鲍”。“头数”越小,就说明鲍鱼的个体越大,当然从营养层面上来说并不存在多大的差别,可是口感和稀有度是有很大差别的,这就导致不同“头数”的鲍鱼价差极大。
但是,用“头数”来衡量鲍鱼,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条件【一】“几头鲍”的头数叫法适用于干鲍
虽然现在好像不少海产品都开始用“头数”来表明产品规格了,但当我们用“三头鲍”、“五头鲍”之类说法来形容鲍鱼的时候,约定成俗的涵义指的就是干货鲍鱼,而不是鲜活的鲍鱼。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当我们说起“三文鱼”的时候,约定成俗指的是大西洋鲑鱼,而不是淡水虹鳟鱼一样。有些商家可能会存在利用“头数”叫法营造出一种“不明觉厉”的效果,来售卖含水量非常高的鲜活鲍鱼,这不是不行,只是有偷换概念的意味。
【二】“几头鲍”的头数叫法适用于司马斤称重
现在就算是一些干鲍的规格当中,也存在一点“小猫腻”,其实无伤大雅,但是也算值得简单聊聊。
前文我们说过,鲍鱼“头数”的意思就是:几个这么大的干鲍鱼够1斤重,那这么大的鲍鱼就是几头。但是这里面的“1斤”指的并非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500克1市斤,约定成俗的衡量标准是600克1斤的司马斤(准确的说是604.79克)。
这两者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如果按照600克一斤的司马斤来计算的话,那么100克1只的干鲍鱼就是“六头鲍”,但是如果按照500克一斤来计算的话,100克重的干鲍鱼可就是“五头鲍”了。这无形中规格就提升了一档,“逼格”和价格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为什么好好的鲍鱼要被做成干鲍?其实将海产品制作成干品是很常见的操作,最初当然是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的储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就好比鲍鱼等海产品,如果不进行脱水干制的话,它们很快就会腐坏变质,其实这就跟腊肉、火腿、酸菜等腌渍食物最初诞生的理由是一样的。
而且干鲍不仅利于保存和运输,更加奇妙的是它也会彻底改变鲍鱼的口感和质地,甚至可以说鲍鱼的干品烹制在某种程度上使鲍鱼这种食材得到了一种“升华”。尤其是烹制的得法的溏心鲍鱼,在细心泡发、精心煨制之后,鲍鱼的内部转化为如同香糯软糖一般的质地,口感软嫩细滑、气味芳香、鲜美非常。
防被坑的拓展内容:“黄金鲍”并不是鲍鱼哦。其实现在鲍鱼已经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食材了,新鲜的小鲍鱼在菜市场、超市里也都能够以比较亲民的价格买到,甚至比猪肉也贵不了多少。
而对于上好干鲍有兴趣的朋友,其实只要简单了解到三点就足够了:①头数越小鲍鱼越大;②上好干鲍主要有吉品鲍、禾麻鲍、网鲍三大类;③在一些有年头的老店里,鲍鱼的头数是以“司马斤”来衡量的。大个儿的干鲍鱼真的不适合在家庭厨房自己制作,因为这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超高的耐心,整个烹饪过程也要好几天,所以想要品尝上好干鲍的朋友,还是去找一些顶级的专业厨师吧。
但是在各种鲍鱼当中,真的也存在一种是“鱼目混珠”混进去的,那就是所谓的“黄金鲍”。
“黄金鲍”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符合有些朋友对于“土豪金”之类风格的热爱了,但是“黄金鲍”虽然个大壮硕,但它跟鲍鱼之间并没有关系,名为“黄金鲍”的大肉块其实是一种海螺,全称叫做非洲欧拉涡螺。
但是这种海螺的肉确实跟鲍鱼有着几分相似,再加上鲍鱼的普及度并没有那么高,所以有些商贩会将这种廉价的海螺肉挖起来,然后装配上一个真的鲍鱼壳,自己组装成了所谓的“黄金鲍”。
虽然海螺肉也并非不能吃,但它跟鲍鱼的口感和价格都不具备可比性,所以大家不要上当哦。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鲍鱼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
鲍鱼野生外壳有点赖不好看。饲养的外壳好看不好吃。这个鲍十六年野生的。切片水洗。然后用棉毛巾吸水。一点腥味都没有。放到嘴里。特有劲道。
鲍参翅肚里面说的鲍鱼是干鲍,几个一斤就是几头。有比较复杂的发制过程,成品好的具有糖心效果,浓郁鲜香。鲜鲍鱼北方吃皱纹盘鲍,广东人吃九孔,这些都很便宜,味道也不比海螺,没什么味道。
鲍鱼几头一般是指一斤几个市场常见的养殖的小鲍鱼一般8-10头也有大的鲜鲍鱼一头左右真正极品的是干鲍酒店里 4-5头的就要500左右一个一头二头的南非极品网鲍都被收藏了。有钱也不好买了。
鲍鱼的头数一般说的都是干鲍鱼,几头鲍说的都是干鲍,比如八头鲍,就是一斤有八只鲍鱼,四头鲍就是一斤有四只。以此类推!干鲍需要发制,越发越大。活鲍是按斤来卖的,一般一只鲍鱼都是一两斤重的,一两斤重的做出来也没有多大了,因为加工过程中会收缩的。所以做出来就越小。鲍仔也是论斤卖的
指一斤是几只,以斤做为计算单位,二头就是两只是一斤。十头就是一斤十只的。
五、鲍鱼是淡水还是咸水
鲍鱼是在咸水中生活的。鲍鱼是栖息在盐度比较高的咸水之中的,其身体早就适应了盐度高的环境,一旦碰到淡水,不到十分钟就会因为吸水起泡而死亡,所以鲍鱼只能够在海水中养殖。
鲍鱼是鱼吗鲍鱼虽然名字中有“鱼”字,但其实并不是鱼,是一种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形似人类的耳朵,也叫做“海耳”。
鲍鱼是一种海洋生物,也是一种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有着“海洋软黄金”和“餐桌黄金,海珍之冠”的美誉。
鲍鱼的最佳产地公认为是日本北部地区和墨西哥,全世界已经命名的鲍鱼有216种,分布在我国的鲍鱼有7种。
六、澳鲍如何区分咸水鲍还是淡水鲍
从形态上来看,淡水鲍鱼和盐水鲍鱼区别如下:
淡水鲍鱼的外形较为肥厚,其体表有细小的鳞片,体色较为暗淡,包括灰灰的、棕褐色的以及黑褐色的。
盐水鲍鱼的外形较为纤细,其体表有粗大的鳞片,而其体色较为明亮,包括黑蓝色、金黄色、紫色等色彩。
以上特征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生物学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更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