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上海膏方怎么吃效果好
膏方有三种吃法
1.冲服
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2.调服
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3.噙化
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上·海~中`潭`中`医`科~的`膏`方`不`错
二、膏方怎么吃
服用方法
1、冲服
取适量膏滋,放在杯中,将白开水冲人搅匀,使之溶化,服下。如果方中用熟地、山萸肉、巴戟肉等滋腻药较多,且配药中胶类剂量又较大,则膏药黏稠较难烊化,应该用开水炖烊后再服。根据病情需要,也可将温热的黄酒冲入服用。
2、调服
将胶剂如阿胶、鹿角胶等研细末,用适当的汤药或黄酒等,隔水炖热,调好和匀服下。
3、噙化
亦称“含化”。将膏滋含在口中,让药慢慢在口中溶化,发挥药效,如治疗慢性咽炎所用的青果膏等。
服用时间
1、空腹服
《本草经》谓:“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其优点是可使药物迅速入肠,并保持较高浓度而迅速发挥药效。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如空腹时服用肠胃有不适感,可以改在半饥半饱时服用。
2、饭前服
一般在饭前30~60分钟时服药。病在下焦,欲使药力迅速下达者,宜饭前服。
3、饭后服
一般在饭后15~30分钟时服药。病在上焦,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者,宜饭后服。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钟时服用。补心脾、安心神、镇静安眠的药物宜睡前服。
服用剂量
服药剂量的多少,应根据膏方的性质、疾病的轻重以及病人体质强弱等情况而决定。一般每次服用膏方取常用汤匙1匙为准(约合15~20毫升)。
药物分有毒无毒、峻烈缓和的不同。一般性质平和的膏方,用量可以稍大。凡有毒、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并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中毒或耗伤正气。
轻病、慢xing病,剂量不必过重;重病、急xing病,用量可适当增加。因为病轻药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病重药轻,药力不足,往往贻误病情。
患者体质的强弱,性别的不同,在剂量上也应有差别。老年人的用药量应小于壮年;体质强的用量,可重于体质弱的病人;妇女用药量,一般应小于男子,而且妇女在经期、孕期及产后,又应小于平时,但主要仍须从病情等各方面作全面考虑。
三、水药怎么煎才有效
用错误的方法煎煮水药,可能会使得药效减半,治疗徒劳无功,再昂贵的药材也是枉然。
文/黄宛
台湾人重视养生,总喜欢熬煮中药或以药材入菜,甚至药草茶饮当水喝,但对于该怎么熬煮及药材的特性,可能不是很了解,大多是民间口耳相传以「 3碗水煮成 1碗水」海参简单吃法。
其实,《本草纲目》曾记载:「凡服汤药者,虽品味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质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不同药性有不同的方法,而且熬煮的器具也要慎选,以及中药材的清洗方式、药材浸泡时间长短、煎煮中药材时,加水的比例掌握、煎煮时火候的拿捏等,都是大学问。
使用砂锅、陶锅、不锈钢锅煎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煮中药器具的选择很重要,最好以砂锅、陶锅或不锈钢锅煎煮,因为这类器皿性质稳定,可保持药液的纯净,而且有受热传导均匀的优点;记得避免使用铁、铜、锡、铝等金属器具,因为这些容器金属离子较不稳定,在高温下容易于分解析出,而且容易跟药液产生化学变化而改变药性,影响药效。
熬煮前,最好先稍微以清水冲洗,减少药材上的的泥沙及灰尘,以类似洗米的方式清洗即可。
清洗完需要浸泡,这个动作会使药物变软、细胞壁膨胀,目的是为了让药材的有效成分溶出在药液中。浸泡的水量也要注意,明代李时珍曾说:「剂多水少,则药味不出,剂少水多,又煎耗药力。」因此,煎中药添加水量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治疗效果,最好以略高于药材 2~ 3公分的冷水浸泡即可,并且切记不可使用热水浸泡,以免药材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影响药材有效成分释出。
不同的药材有其不同的浸泡时间,像是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如金银花、菊花、玫瑰、紫苏、薄荷、淡竹叶、冬桑叶、枇杷叶等,时间不宜太长,约浸泡 20分钟左右;而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例如澎大海、罗汉果、红枣、莲子、枸杞子等,可浸泡 30~ 60分钟。
先大火,再小火
煎煮过程的火侯控制很重要。「火侯」,是指煎煮中药材的火力大小与火势急慢,中医将煎药的火侯,分为「武火」与「文火」两种。
一般家庭煎煮中药材,建议选用「先武后文」的方式,意思是说,先用武火(大火)急煎,使药剂迅速煮沸,再改用文火(小火)缓煎 15~ 20分钟左右,使药汤处于微沸状态,持续煎煮出药材有效成分。在熬中药汤的时候,一定要加盖,尽量使有效成分保留在汤汁里。
火侯的控制也要取决于中药材的性味与质地,一帖药约可煎煮两次,分成头煎与二煎两次煎煮。头煎以大火煮至沸腾,改小火保持微沸状态,而二煎则是头煎结束后滤出药汁,重新加入冷水至高于药材 0.5~ 1公分,以大火煮至沸腾后 10~ 15分钟,改小火煎煮。滤取药汁要趁药液未冷时过滤最佳,方法是用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再进行滤药,这样药液才会较清澄。特别提醒,头煎后水药必须先倒出,不可直接加冷水煮二煎,以免造成药效不易溶出。
服用时,因为头煎和二煎的浓度不同,建议可将 2次煎煮的药液混合后,再依医师指示, 1天分 2~ 3次服用。若分为 2次服用,药液混合后,其中 1碗直接温热喝,另 1碗放冰箱冷藏。冷掉的中药汤不建议放到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微波可能会有改变药性的问题。如果要加热,可用玻璃、陶瓷容器重新煮开、隔水加热或是放入电锅温热。
此外,还有两类常见药物的煎法,稍有不同:福建海参
◆轻辛发散药:这类药物大多为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是气味芳香、容易挥发的花叶药物,含挥发油较多,所以煎药时间要短,约是头煎武火沸腾后,再文火煎 10分钟左右,二煎则是煮沸后 5分钟左右。
◆滋补调理药:这类药物大多为调补人体气血阴阳滋补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所煎药的时间最长,头煎沸腾后再煮 30~ 60分钟,二煎沸腾后 20~ 30分钟。
饮片的特殊煎法
上述为一般熟知的煎煮方法,而中药饮片为求充分发挥药效,会采取特殊煎煮法,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方法,详列如下:
◆先煎:即提前煎煮 10~ 30分钟,如磁石、石膏、代赭石、龙骨、牡蛎、龟板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因其质重难煎,宜打碎先煮,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药物,则应先煮数小时,以减低其毒性。
◆后下:就是将其他药煎好时再下,只煎 5~ 10分钟,不宜久煎,以防止有效成分逸散,如薄荷、藿香、白豆蔻、砂仁等气轻力薄的芳香药物,以及取其气味而无需久煎或不耐久煎者,如大黄、钩藤等。
◆包煎:即将粉末、带毛或过于细小的药物用纱布将其包好,再入锅内煎者,以防煎后药液混浊或服药时***咽喉,如青黛、海金沙、滑石、蒲黄、旋覆花、车前子等。
◆另煎:某些贵重药如冬虫夏草、藏红花、人参、西洋参等,为使充分发挥药效,并防止被其他药材吸附,可另煎服用。
◆烊化:又称溶化,一些久煎易黏锅煮焦,且易附着其他药材而影响他药有效成分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之类,用时应在他药煎好后置于药液中溶解。
◆冲服:散剂、丹剂、汁液,如麝香、三七粉、琥珀粉、珍珠粉、牛黄粉等可以不煎,用药液冲服。
服用时间也会影响疗效
煎煮中药材的过程中,需随时搅拌药液,才能均匀地煎出有效成分,避免将药液给煎干或煎焦了,但如果不小心把药煎干了,别不舍得丢弃,因为其中所含的糖类、胺基酸等均已遭破坏,整帖药几乎完全丧失疗效。
有些人不喜欢中药味,或是有些药比较苦,让人难入口,除非医师指示,否则不建议自行加糖服用,但可于服药后服用少量温开水以冲淡苦味。
一般来说,水药最好每天服药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在吃饭后 1~ 2个小时左右服用,较不***胃且效果较好;而如果是补气药,最好是早上睡醒时服用;若是补血药,则是以临睡前服用的疗效较佳。
服药的温度一般以药液温而不凉的时候服用最好,但针对寒性病症如风寒,则需要热服,若是治疗热性病症则视症状,可能需要冷服。
冲泡好,还是煎煮好?
◆花叶浆果类:冲泡无妨,但是要注意卫生,如寄生虫、虫卵之类问题。
◆根茎类:厚切比较不建议冲泡,但如有辗压过(如桔梗),则无这类问题。
◆果实种子类:比较建议熬煮,否则有效成分很难萃出。而且卫生条件若没有控制好,肠胃太弱的人没补到反而会先拉肚子。
◆黄耆+枸杞+红枣:
黄耆及红枣熬煮 5~ 10分钟后,再加入枸杞煮 3~ 5分钟即可。黄耆的茶饮类,建议午后少喝,补气作用较强,老人家容易影响睡眠或影响血压稳定。红枣不建议冲泡,因为它的皮厚且果实肉多具果胶,不易冲泡出有效成分。建议还是沸水熬煮过后较好,若是想节省冲泡时间,建议捏破再泡。
◆菊花+枸杞:
可以直接加热水当茶冲泡。
◆桂圆红枣茶:
熬煮后效果较好,时间约 10~ 15分钟。桂圆性温,台湾制作过程多以烘焙干燥为主,性易偏燥,便秘、口臭、痔疮、衄血等热性体质者,慎服。
药材保存期限约 1个月
选购中药时,应该先请教中医师,依患者的体质来开药,且同一种药物不宜服用太久,因为医师会随着症状的改善来调整药物。
经过炮制的药材,最好到有信誉、重视卫生、且具有合格贩售证明的中药房选购,多观察药材是否冷藏保存、配药的人抓药时有无戴口罩、手套。最保险的方法,可以请信任的中医师推荐中药房,并且千万不要选购来路不明的药品、偏方。
保存的时候,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并依包装标示的期限食用,若没标明日期,最好 1
四、鹿茸怎么吃效果最好
鹿茸怎么吃效果最好
1、鹿茸泡酒:药酒是中国的一大传统,将药物泡进白酒中,药物的精华渗入酒中,酒有助于行气作用,药物作用便很快发挥,行至全身。鹿茸同样可以入酒,将鹿茸片加入50度以上的白酒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饮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其它药材一起浸泡。中国吃网菜谱大全表示,泡酒的鹿茸一定要用生切片,这样的药酒更有效果。
2、鹿茸做菜:食疗是保健强身的一大方法,鹿茸这样的滋补品就是一大很好的食材。在南方地区,鹿茸和其它药材加入鸡、鸭、鹅或者猪肉等,用慢火细炖,饮其汤水,同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中国吃网餐饮网表示,不仅是熬汤,鹿茸还可以粉碎成粉,加入其它的菜式中。
3、鹿茸磨粉:如果没时间泡酒,没时间熬汤,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大家的烦恼。那就是将鹿茸磨成细粉,在晚上睡觉之前,用酒或者盐开水送服茸粉。既方便,又同样有很好的效果。
4、煎煮药粥::保健和食疗性质的药粥,在我国流传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使用药粥治疗疾病的记载。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鹿茸、人参为主,配合其它滋补性药物,与米谷配伍,再加入适当的调料,同煮为粥,进补服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食疗方法。
5、散剂吞服::鹿茸则直接烘干,加工成粉末状,或到药店购买现成的鹿茸粉,装入事先准备好的空心胶囊中,置于密闭容器里,放在阴凉通风处。每次1~2粒,以白开水送服,也可以直接将粉剂放在口中,以其它药液、粥饮或温开水冲服。
鹿茸片是名贵药材。鹿茸皮中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成分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
鹿茸片,在《神农本草经》中仅列于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与鹿有关的列在上品的“白胶”(鹿角胶)和鹿茸片合并记录在“鹿”条下。
鹿又称“斑龙”,出自元代释继洪的《澹寮集验方》一书。据记载,古时有一道人在西蜀药市卖一种成药,名叫“斑龙丸”,又叫“茸珠丸”。道人经常大醉,但他还不忘唱着做广告:“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意思大概是说,当人体的肾精亏虚衰竭时,什么“九转灵丹”都是骗人的,只有他的药物能补精益髓,大补元精。他的药方主要成分就是鹿茸片、鹿角胶、鹿角霜。李时珍转载了这段记载。
鹿茸片是雄鹿新生的幼角,骨质尚未硬化,内部富有血液,外部密生茸毛,因此称为鹿茸片。鹿茸片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含有磷脂、糖脂、胶脂、激素、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及钙、磷、镁、钠等成分,其中氨基酸占总成分的一半以上。鹿茸片性温而不燥,具有振奋和提高机体功能的作用,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有用鹿角、鹿肉、鹿角胶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处方。
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东北梅花鹿的鹿茸片叫“花鹿茸片”,质量最优;东北马鹿的鹿茸片叫“东马茸”,品质较优;西北所产的鹿茸片叫“西马茸”,品质较次。鹿茸片以3~6年所生的为佳。
我国所产的鹿茸片片有两种:血片和粉片,主要是鹿茸片切片时的部位不同。血片为鹿茸片的顶尖部切下,呈黑褐色,蜜蜡状,有光泽,质最佳;粉片是从鹿茸片的中下部切下,白色或略带黄色。鹿茸片按照采收与加工方法不同,一般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锯茸是在雄鹿3岁时开始。砍茸是对老鹿、病鹿或死鹿的鹿茸片连同脑盖骨锯下。在中药房根据处方配药,一般写鹿茸片的只付粉片,写明血片的才付给血片。
选购鹿茸片进补,除非病情较重、非用血片不可的,一般情况下选用粉片即可。鹿茸片粉通常是锯茸时的细屑,质量并不差,且服用方便,家庭进补最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