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阿胶古代炮制?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admin 2024-03-03 4
阿胶古代炮制?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摘要: 本文目录阿胶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百年堂阿胶的炮制蒲黄炒阿胶简介一、阿胶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阿胶是使用比较早的中药材之一,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

本文目录

  1. 阿胶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2. 百年堂阿胶的炮制
  3. 蒲黄炒阿胶简介

一、阿胶的炮制工艺***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阿胶是使用比较早的中药材之一,现存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就已收载,列为上品。自汉至民国,有记载的阿胶炮制方法就达20多种,各有各的优缺点,各家论述和争论也很多。

经现代药理实验和研究,目前阿胶统一规范为以下炮制方法:

阿胶古代炮制?注意事项及炮制作用

1.阿胶丁: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方块。

2.蛤粉炒阿胶:取蛤粉适量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而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

3.蒲黄炒阿胶:将蒲黄置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而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

炮制目的:阿胶具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能。阿胶丁长于滋阴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蛤粉炒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善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

现代研究证明,阿胶含有胶原(骨胶原、明胶原),水解后产生多种氨基酸,并含钙、硫等无机元素。炮制后对其成分有一定的影响,阿胶的烫制条件与蛤粉温度和烫制时间呈函数关系。蛤粉温度在145~160℃之间,时间在3~5分钟,炮制品质量好。对阿胶丁、烤阿胶珠、烫阿胶珠进行了总氮、氨基酸测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含氮量三者无明显差异,但阿胶丁溶出慢,烫阿胶珠因表面部分蛋白质焦糊变质,含量略低,而烤阿胶珠质量好。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阿胶含甘氨酸最多,其次为辅氨酸,不同的产地含量不一。炮制后,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对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基本无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阿胶珠与阿胶丁比较研究表明,相同条件处理的水解液,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所含氨基酸,两者均含有相同种类的氨基酸,但阿胶丁氨基酸总量为63.55%,阿胶珠氨基酸总量为73.13%。阿胶珠较阿胶丁含量高,是经烫珠后水分大大降低,同时烫珠温度可达140℃,肽键易断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而烫炒受热时间短,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阿胶烫珠后,可入汤剂煎煮,而且易于粉碎制备丸、散剂。

现代又实验提出了新的炮制方法:用微波加热炮制,这样受热均匀,饮片洁净度高,省工省时,工艺简便,易掌握准确控制加热火的时间,避免环境污染,该炮制方法值得推广和使用。

二、百年堂阿胶的炮制

明,卢之颐在《本草乘雅半偈》中他说:“煮法必以乌驴皮,刮净去毛,急流水中浸七日。入瓷锅内,渐增阿井水,煮三日夜则皮化。滤清,再煮粘稠,贮盆中乃成尔。冬日易干,其色深绿且明燥、轻脆。昧淡而甘。亦须陈久方堪入药。”

明人刘述金记述更有记实的色彩:“大锅七口,乌驴皮用牡者。皮入水已化,则每日递减一口,聚其融化之极者,止得一口,然后搭于架上,任其顺下而不断”,凡四昼夜,胶乃成”。

清代乾隆时江苏常熟人王应奎在《御南随笔·续笔二》中补充道:“火用桑柴,三昼夜始成。以麻油收者,其色微绿,以鹿胶收者,其色微紫。并光亮如镜,昧甘成,无皮臭。其真者如是止矣,他说皆妄。”

3现代修制工序

中药的生产工艺,用传统术语说,叫修治。百年堂阿胶的修治,程序端是复杂,关键程序有十几道之多,依次为泡皮、刮毛、焯皮、化皮、靠汁打沫、过虑、沉淀、出胶、切胶、晾胶、翻胶、擦胶,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满盘皆废。

关于泡皮、刮毛、掇皮——清代康熙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金埴《巾箱说》中记载道:“制百年堂阿胶之法:至冬取皮浸河一月,刮一毛涤垢,务极洁净。”然后运回作坊切割、烹煮。

然后运回作坊切割、烹煮。胶工们添柴,或铲锅,或续水,胶汁在锅中沸腾翻滚,渐至粘稠,明人刘述金记述道:“皮入水已化,则每日递减一口,聚其融化之极者,止得一口,然后搭于架上,任其顺下而不断。凡四昼夜,胶乃成”。

不过上述记载,失之于简约,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用当地的专业术语说,其中还有大量讲究,就不是局外人所能领悟了。

三、蒲黄炒阿胶简介

目录 1拼音 2概述 3蒲黄炒阿胶的炮制方法 4蒲黄炒阿胶的性状 5蒲黄炒阿胶的炮制作用 6阿胶的炮制研究 6.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6.2工艺研究 7蒲黄炒阿胶的贮存方法 8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蒲黄炒阿胶 1拼音

pú huáng chǎoā jiāo

2概述

蒲黄炒阿胶为阿胶的炮制品。阿胶的炮制汉代已有,见《金匮玉函经》。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1]。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阿胶生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1]。蒲黄炒后外表呈棕褐色,其余同蛤粉炒[1]。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1]。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1]。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1]。

3蒲黄炒阿胶的炮制方法

汉代有炙令尽沸(《金匮玉函经》)[1]。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猪脂浸炙(《雷公炮炙论》)[1]。

唐代出现了炙珠(《外台秘要》)[1]。

宋代增加了蛤粉炒(《全生指迷方》)、炒黄(《太平圣惠方》)、米炒(《圣济总录》)、麸炒(《产育宝庆集》)、水浸蒸(《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方法[1]。

明、清增加了草灰炒(《普济方》)、面炒(《本草纲目》)、蒲黄炒、牡蛎粉炒(《本草述钩元》)、酒蒸(《得配本草》)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蛤粉炒、蒲黄炒等[1]。

阿胶丁的制法:取阿胶块,置文火上烘软,切成小丁块[1]。

蒲黄炒阿胶的炮制方法为:将蒲黄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稍微变色,投入阿胶丁,不断翻动,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时取出,筛去蒲黄,放凉[1]。

4蒲黄炒阿胶的性状

阿胶为长方块或小方块,呈黑褐色,具光泽,断面光亮,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质硬脆,气微腥,味微甘[1]。

蒲黄炒后外表呈棕褐色,其余同蛤粉炒[1]。

5蒲黄炒阿胶的炮制作用

阿胶生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1]。如治阴虚火旺,心烦失眠的黄连阿胶汤(《注解伤寒论》);治疗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咽喉干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的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1]。

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1]。

蒲黄炒阿胶以止血安络力强[1]。多用于阴虚咳血,崩漏,便血[1]。如治脾阳不足所致的大便下血,或吐血,血色黯淡,四肢不温的黄土汤(《金贵要略方论》);治冲任不固,崩中漏下,妊娠下血的胶艾汤(《金贵要略方论》)[1]。

6阿胶的炮制研究

阿胶多由骨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组成,总氮量为16%,含17种氨基酸、糖胺聚糖类硫酸皮肤素及钙、硫等18种无机元素等[1]。炮制对其成分有一定的影响[1]。

6.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阿胶及其炮制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阿胶含甘氨酸最多,其次为脯氨酸,不同的产地含量不一[1]。炮制后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对大多数氨基酸含量基本无影响,微量元素含量因产地不同而有明显差异[1]。

阿胶珠与阿胶丁的比较研究表明,相同条件处理的水解液,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所含氨基酸,两者均含相同种类的氨基酸,但阿胶丁氨基酸总量为63.55%,阿胶珠氨基酸总量为73.13%[1]。阿胶珠较阿胶丁含量高,是因经烫珠后水分大大降低,同时烫珠温度可达140℃,肽键易断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1]。而烫炒受热时间短,氨基酸种类并无变化[1]。阿胶烫珠后,可入汤剂煎煮,而且易于粉碎制备丸、散等制剂[1]。

对阿胶丁、烤阿胶珠、烫阿胶珠进行了总氨基酸测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量三者无明显差异,但阿胶丁溶出慢,烫阿胶珠因表面部分蛋白质焦化、变质,含量略低,而烤阿胶珠质量较好[1]。

6.2工艺研究

(1)实验证明,阿胶的烫制条件与蛤粉温度和烫制时间呈函数关系[1]。蛤粉温度在145℃~160℃之间,时间在3~5分钟时,炮制品质量较好[1]。

(2)将阿胶块在80℃烘箱内烘10分钟,取出切“阿胶丁”[1]。在专用烤盘内装适量蛤粉(或滑石粉)铺平(约5cm厚),放入烤箱内预热,待预热到150℃,取出烤盘,放入阿胶丁,再置烘箱内烤制10分钟,取出,筛去蛤粉(或滑石粉)[1]。

7蒲黄炒阿胶的贮存方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