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古代阿胶产量?古代阿胶产量多少

admin 2024-02-29 6
古代阿胶产量?古代阿胶产量多少摘要: 本文目录古代的阿胶没有保质期吗听说阿胶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古代有人吃东阿阿胶吗驴皮为什么又叫阿胶古代是怎么制作阿胶的阿胶有快3000年历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东阿阿胶呢一、古代...

本文目录

  1. 古代的阿胶没有保质期吗
  2. 听说阿胶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古代有人吃东阿阿胶吗
  3. 驴皮为什么又叫阿胶
  4. 古代是怎么制作阿胶的
  5. 阿胶有快3000年历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东阿阿胶呢

一、古代的阿胶没有保质期吗

严格地说,如果保存条件良好,阿胶可以长期存放,基本上没有保质期。

阿胶的保质期一般是5年,但是如果正常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的话一般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只要从外观看没有变形闻之有微腥臭味,表面光滑透亮,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有实验表明,正品阿胶如果保存得当,经百年而功效不散。按照传统理论,阿胶是越陈越好,很多家庭会把阿胶存放几年后再拿出来服用,有的甚至已经珍藏了十多年,依然是有效的。而且存放阿胶时间长了还可解决里面的燥性,所以效果会更好的。

在以前,阿胶并没有具体的保质期,阿胶只能从表面来看还能不能吃。阿胶没有变质、没有异味、没有霉变,表面是光滑的、干燥的,就代表正常,可以食用。后来有关部门规定所有的药材都要有保质期,当时就协商了阿胶是五年的保质期。

其实只要在阴凉的、通风的环境下保存阿胶,那么阿胶存放的时间越久就越好。

正常的阿胶

二、听说阿胶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古代有人吃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号称有3000年的历史。其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中,这本书成书于东汉,所以东阿阿胶应该是有2000年历史的,但不能排除是后人添到这本书里的。而《神农本草经》成书的最早年限是春秋战国时期,所以东阿阿胶3000年的历史虽然难以确定,但是2000多年很可能是有的。

三、驴皮为什么又叫阿胶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原产自山东省东阿县,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阿胶是传统的滋补上品、补血圣药,味甘平,入肺、肝、肾经,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等功效,药食两用,长期服用可补血养血、美白养颜、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适用人群广泛。

扩展资料:

功能主治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

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

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

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

④《千金・食治》:治大风。

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

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

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胶

四、古代是怎么制作阿胶

按古法,阿胶制作非常讲究,据东阿镇制胶老药工讲述,古法制胶,均取东阿镇当地的驴皮,浸泡在狼溪河内,再用狼溪河水制胶,去相距30多千米的古阿井担水,在近成胶时兑入胶中(作为引子),不敢任意更改。至晚清,阿井水渐变苦咸,并逐渐干涸,后因黄河水决口,阿井淤塞,阿胶的制作水源只有狼溪河水了。

(一)原料处理

将驴皮于狼溪河长流水中浸泡,浸透,待皮质柔软后取出,用刀铲去腐肉、脂肪、筋膜及毛,洗刷去泥沙,然后切成2~3寸的方块洗净后,放入沸水锅中加碱掇洗,并不断翻动,至驴皮皱缩成卷时,捞出洗净供煎胶用。

此时应控制掇皮的时间和温度,否则驴皮掇之过度,会把驴皮中的胶质掇去,降低出胶率,如果掇得太轻,则驴皮中的杂质不能很好地去除,影响胶的质量。

(二)煎取胶汁

将已处理好的驴皮小块置于锕锅内或置于锅内,加水淹没过皮面,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1~2天,倾出煎液。先后共煎3~5次直至充分煎出胶质为度。煎取胶汁时加水量应适当控制,加入水应以淹没过皮面为宜,睫取耐用直火加热,保持微沸,至充分煎出胶质为度。因是直火加热,锅中应有一层多孔的假底或竹篓,以免原料因锅底温度过高而熏化。煎胶所用的火力不宜太大,一般以保持锅内微沸即可。加热昆取过程中应随时补充因蒸发所失去的水分,以免因水分不足而影响胶汁的煎出:为了把原料中的胶汁尽可能煎出,除保持温度和足眵水分外,煎煮的时间也极为重要。煎煮的时间一般为8—48小时.先后反复煎煮、3—5次,至煎出胶液中胶汁甚少为止。每次煎出胶汁,应趁热过滤,否则冷却后因黏度较大而过滤困难。

(三)滤过澄清

合并各次所煎胶液,滤过除去沉淀及杂质。可先用细筛滤过,然后用丝棉滤过。并分次加入明矾适量,搅拌混匀,静置沉淀,再过滤。

胶液过滤并经澄清后,才能浓缩。由于胶汁黏度较大,其中所含杂质不易沉降,常常用沉降法襄沉降、滤过二法合用。一般在胶液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每100千克原料加入明矾60~90克,甚至t20克),经搅拌静置数小时,待细小杂质沉降后;分取上层澄清胶液,或用细筛或丝棉滤过后,,再置锅中甩文火进行浓缩。

(四)浓缩收胶

将澄清的胶汁置于铜锅中以文火加热浓缩,不断搅拌,防止焦化,至一定浓度时开始‘提沫。,提至胶液不透纸时,加入规定的冰糖,熬至。挂珠’时加入豆油。加入豆油后,应进行“砸油。,至开始。吊猴。时加入黄酒,至。发锅。时。醒酒”,挑起。挂铲。时收胶,将胶液倾入凝胶盘内,使之自然冷凝,即得。凝胶。。、浓缩收胶,火力不宜过大。并不断搅拌,如有泡沫产生,应及时除去。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胶液的黏度也越来越大,这时应防止焦化。

(来源:网络)

五、阿胶有快3000年历史,那古代哪些名人吃东阿阿胶呢

1、东汉时期的孔融,在《同岁论》说到:"弊箄径尺,不足以救盐池之咸。阿胶径寸,不能止黄河之浊。"里面就表达了吃东阿阿胶的好处,滋补功效还是靠谱的。

2、唐朝李世民,据说当初李世民率领士兵与人作战,行至东阿县,当地百姓用阿胶汤来犒劳军队,这支军队很快恢复了战斗力。

3、三国曹植因其强身健体,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梵呗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七步诗”脍炙人口,他曾经做过“东阿王”,初来东阿,骨瘦如柴。

后来因为常食东阿阿胶滋补,身体受益非浅,于是感念而作《飞龙篇》:“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西登玉堂,金缕复道。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曹植诗中所指的仙药,就是东阿县出的阿胶。

4、宋代理学大师朱熹的母亲。他曾修书一封奉劝其母:"慈母年高,当以心平

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体。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

5、清代的李鸿章,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96年,清政府洋务大员李鸿章出使英国。这时李鸿章已经74岁高龄了,临行前咳喘连连,这让老佛爷慈禧十分担心。

为了给李鸿章这个心腹大臣补养身体,好让这次出使大英帝国的任务完成,慈禧赐他宫廷御药,以东阿阿胶、红参、熟地、知母、贝母配伍。李鸿章-路服用,大称其妙!--个多月的海路神清气爽,完成出使任务,顺利返回。从此,他和慈禧-样,经常服用阿胶。

扩展资料:

东阿阿胶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

古代阿胶产量?古代阿胶产量多少

东阿阿胶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据史料考证,阿胶的应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阿胶自古以来就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历代《本草》皆将其列为“上品”,称其为“圣药”。

我国首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益气”。经过整理,关于东阿阿胶的古代经典名方更是多达3200余首。

“寿人济世”作为东阿阿胶的使命,浓缩了三千年阿胶对生命健康的呵护,表达了东阿阿胶在促进社会发展中要做大健康产业,为人们的健康长寿做贡献,实现企业发展和基业常青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东阿阿胶人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阿阿胶

阅读
分享